徐 健 隋林材
(1.山東省高校基建咨詢服務中心, 山東 濟南 250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城市的規模和體量也在不斷增長。在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當中,快速發展造成的各類弊端現象也開始出現,內澇、水資源短缺等現象較為普遍,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阻礙著城市經濟、建設的發展。
我國的水資源浪費情況比較嚴重,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也是為了有效緩解水資源匱乏的狀態。海綿城市是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減少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規劃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將其應用到城市規劃中可以有效預防城市水資源匱乏以及減少水污染的狀況。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的實施對城市地下水進行有效的控制,可以改善城市旱澇情況,進行雙向控制。以降低對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力作為背景,將滲透、儲存等技術進行應用,使城市中的水資源充分被調動起來,在豐水期和雨季起到儲存、排洪的作用,在干旱期則可以使用之前所儲存的水資源對干旱情況進行緩解,以達到緩解旱災的效果。通過對海綿城市理念的內涵分析后,我們也認識到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生態環境中的位置,也正如海綿城市理念的字面意思,如海綿一樣可以儲存水資源,同時,海綿城市也被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城市規劃當中,是一個全方位的工作。首先要收集整理好城市中的各種資料信息,并進行科學合理的研究分析,制定出相應的規劃思路和策略,同時我們還要評估水資源的各項指標,熟悉了解城市水資源的質量。找出能夠影響城市規劃設計的因素,相關資料要收集齊全可以為城市開發提供必要的信息數據。
在城市建設中要做好海綿城市的規劃,首先要做到對城市的河流湖泊、綠地、以及濕地等生態系統資源進行良好的保護,這些生態資源都是天然的海綿體,對水資源產生凈化作用,同時還能夠對水量進行調節,因此對于天然海綿體的保護和修復對于建設海綿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第一,可以通過行政手段將城市用地進行劃分,區分限制建設區以及禁止建設區,保持天然海綿體的凈化與存儲能力,保障其調控能力。第二,通過技術手段,在天然海綿體區域內疏浚淤泥以及建設生態草坡修復生態平衡系統;第三,可以采用生態走廊的方法,將通過廊道將綠色版塊進行連接,提高生態系統平衡抗風險的能力。這樣就能夠形成緊密聯系的天然海綿體。
就目前來看,并不是每個城市中都存在天然的海綿體系,所以,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規劃,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來建設海綿體系,從而達到建設海綿城市的目的。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在城市中建設下沉式綠地和濕地公園,完善生態系統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洪澇等災害的發生。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改造建設生態海綿體系。首先,可以建設園林綠地,在城市生活中,大多的園林綠地都被現代化建筑所占據,所以相關的城市規劃人員可以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來布置園林綠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洪澇等災害的影響,還能起到減少和阻隔污染的作用;其次改變傳統的城市建設模式,傳統的建設模式就是以工業和居住做主要發展方向,但是過多的建筑會使城市中的綠化減少,違背了海綿城市的理念,因此,需要轉化這樣的建設模式,建設下沉式綠地。
除了對于城市自然的海綿體進行修復以及對于生態海綿體進行人工改造之外,還可以建設人工的仿生海綿體,利用規劃構建生態平衡系統。這種人工海綿體的建設具有更強的操作性,通過現有的現代化技術手段,提高城市生態承載力,建立完善的儲存滲透以及雨水的收集系統。建設仿生的海綿系統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第一,在充分掌握海綿體綠色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對現有的建筑進行改造,建立內部的水循環系統,對建筑設備進行改造,增強水資源的二次利用;第二,通過各種渠道對雨水進行收集、凈化,直接作為市政景觀用水或城市的中水用水,這樣能夠起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第三,增強水循環的能力,將綠地廣場設置為透水區域,增強廣場的透水面積以及透水的能力,使得城市中的雨水盡可能下滲,有助于內澇的發生;第四,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處理方法,分析和預測城市的洪澇險情,及時預警,并且可以對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查缺補漏。
城市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情況制定相關的規范制度和技術規定,將城市中降水也列入到規范中,將雨水利用保護起來,目前我國各大城市建設過程中,海綿城市理念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城市規劃中,有效的促進了規范制度的制定,有效改善了水環境污染。海綿城市的建設是非常復雜的,在城市規劃設計前期,做好準備工作,其可以使規劃更加合理科學,就要對收集整理的各種資料信息進行研究分析,進而充分了解城市水資源情況,對整個城市的發展方向進行規劃把控,同時也促進了城市規劃各個系統的協調。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水資源污染浪費以及城市內澇等現象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海綿城市應對這些問題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從城市規劃的源頭入手,建設海綿城市進行統籌規劃,明確方法,促進整個城市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