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倩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國際慣例而產生的。為了規范建設工程承發包雙方的計價行為,國家統一工程量清單編制和計價規范,并且規定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國有投資為主的工程建設項目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并編制招標控制價。招標控制價是由招標人組織編制的對工程投資的預期價格[1]。施工招投標階段采用招標控制價有利于提升其透明度,降低投標成本,提高招投標活動的交易率。
招標控制價作為招標工程的最高投標限價(攔標價),其編制質量直接影響到其實施效果及招標人對建設工程投資的控制。招標控制價過高,投標人報價會嚴重偏離市場基準價,損害了招標人的利益;招標控制價過低,則會出現無人投標,增加招標成本,另一方面即便交易成功,也會由于承包方迫于價格壓力,為追求利益而降低施工質量導致工程項目的質量風險。
從2008 年首次明確全部國有資金或者國有資金控股的建設項目應適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并應編制招標控制價。雖然根據編制依據都能編制招標控制價,但是大多數業內人員還是對招標控制價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把重心都放在對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上,忽視了招標控制價的準確性及合理性直接影響投資的效益。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行業內普遍存在“有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不干活,干活的全是學習經驗的”[2],所以,對于編制招標控制的人員有的根本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工程造價專業知識,還有的人員只會計價,但沒有學習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工程造價的輔助課程,這就導致對于招標控制價的編制內容吃不透,尤其是不能充分考慮施工現場的情況。
在招投標階段,工程量清單是依據設計圖紙計算的數量,而目前由于設計單位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出圖周期短,所以設計圖紙和招標方的要求存在一定出入。如果招標工程量不準確,將會對施工階段發生工程變更埋下很大隱患,也會給有經驗的投標人提供不平衡報價的便利,造成投資損失。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招標人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時,由于對市場價格了解不透徹,在編制招標控制價時,價格過高或過低,特別是新材料占總造價比例較高的項目中,將會影響理性的總價值的招標控制價。
工程量清單計價采用綜合單價法,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中各項目的單價應為綜合單價。綜合單價是指完成一個規定清單項目所需要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和利潤,并考慮風險因素的單價[3]。而綜合單價的形成過程不是簡單的將其匯總,而是根據具體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計價工程量及工料單價等要素結合,通過具體計算而得。影響綜合單價最重要的兩點:一、定額的組價:在實際綜合單價的確定中主要涉及到定額組價的問題,由于個人對清單項目和定額子目理解的不同,對于擬建工程實際情況掌握程度不同,都將導致清單下定額子目組價的不同。二:主材價格:在編制招標控制價時,通常在項目特征中沒有對主材進行詳細描述,而采用當地工程造價部門發布的某一時期的材料設備指導價或者直接通過市場詢價確定,這就造成不同品牌的主材價格差異很大,影響了招標控制價的編制質量。
設計階段的圖紙是編制招標工程量清單的依據,其設計深度直接影響到招標人編制招標控制價的準確性。因此,招標人應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對設計單位的圖紙深度及質量進行審核把控。
從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相關內容,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搞清楚每一個清單項目所包含的工程內容,最終確定一個清單項目最適合的定額組價方式。
目前新材料新工藝的價格受市場變化影響很大,而材料費在整個工程造價中占到很大比例,因此招標人需要對材料進行多方面的詢價,尤其是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沒有發布價格信息的新材料,真正做到貨比三家,并且通過分析詢價結果,結合材料的供求情況及發展趨勢,最終確定一個最合理的價格。
由于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通常由同一主體完成,所以會忽略對工程量清單的復核。特別是在目前建設工程都普遍存在工程量大、工期緊的情況,清單項目的缺項漏項,工程量的計算錯誤以及項目特征的描述不準確都將導致最后計算的招標控制價偏離實際值。在實際中,應重點審核工程量的計算是否有誤,項目特征的描述是否準確、完整。這樣通過認真復核的工程量清單作為招標控制價的依據也會提高其編制質量。
綜上所述,隨之工程量清單招標的推行,提高招標控制價的編制質量迫在眉睫。招標控制價的編制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充分認識到招標控制價的重要意義,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規范編制合理的招標控制價,以期為招標工作的順利進行、控制投資、編制投標報價、辦理竣工結算提供充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