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瑤
(河北昊千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景觀設計在現代住宅小區的建設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各種各樣的景觀設計風格也開始走入現代的住宅小區。加強現代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的體現。
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具有可保持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調節地區氣候、減少污染物總量排放的功效,主要體現在:
(1) 保持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 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內容涵蓋生物物種、遺傳及生態系統多樣性。生態住宅小區能夠確保城市自然生態的整體性、連續性,減少城市生物物種分布和環境變化的阻力,改造當前的生態環境,同時可為生物提供最適宜的生存和繁衍環境。
(2) 調節地區氣候,減少污染物總量排放。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能夠有效利用墻面、窗臺、陽臺等多層次空間,移栽種植花草、樹木等綠色植物。可達到增強光合作用,凈化空氣和水體,調節環境的溫濕度,改善區域環境的功效:亦可以減少城市噪音污染,吸收空氣中的微粒,營造舒適和諧的生活居住環境。
住宅區綠化率提升,不僅有利于降低空氣、噪音、水土污染,而且能提供清新的氧氣,防止水土流失,改善住宅區區域性氣候,提升住宅區的舒適性。
居住小區是城市的基本構成,小區居住環境優劣,首先取決于規劃方案的好壞。要搞好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應注意結合以下幾方面:
(1) 注重人文環境。居住小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小區規劃也應該結合當地的歷史人文環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因地制宜,使整個小區有機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環境中。
(2) 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規劃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地形、地貌等特點,在盡可能不破壞建設基地中原有的綠地、樹木、山坡、河流等地理條件的同時并加以利用,創造出建筑與環境和諧一致、相互依存、富有當地特色的居住環境。
(3) 注重功能分區的組合。居住小區的空間劃分按其功能要求分為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用空間和私用空間。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將這四級空間的布置綜合考慮、合理安排。
(4) 注重服務系統的完善。在服務設施的設置上,需考慮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動軌跡,盡可能為小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2.1.1 種植設計層次
通過種植設計手法,層次搭配,園林植物的形狀、色彩提供了最佳的感官效果。根據植物的生態特性,其空間加工可分為上、中、下和地上種植。種植樹木上,如木棉、欒樹、大王椰;中間小喬木植物,如雞蛋花、夾竹桃、小桂花;較低的灌木,如杜鵑、地被花卉覆蓋地面。
2.1.2 硬景觀設計
休閑廣場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在小區位置的均好性,每個宅前景觀都應有自己的活動空間,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材料使用中,采用新技術和新材料,給園林帶來活力,使其更加合理,質量得到提高,成本大大降低。
親水是人類的本性,水景觀的營造與應用也使景觀更有靈性更加生動,所以為了滿足人類的親水性要求,水景的設置成了造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景重要但不能盲目,水景的設計還是要因地制宜理性思考,尤其比較干旱地區或受季節氣候限定性因素影響較強地區,水景的設計更要精致實用。水景的形式變化多樣,如自然式的水景觀、旱地噴泉、枯山水景觀、旱溪、淺溪等設計形式。在水源豐富的地區我們可以借助便利的水源引流入內,并運用美學手法再現自然河流景觀,這樣做景觀自然真實,并且流動的水體有自我凈化的功能為后期維護帶來便利。在水源較少的地方也可以做一些節約型的水景設計,旱地噴泉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水景形式,廣場與噴泉相結合使景觀的利用價值增高,即具有實用性又不失水景的靈動之美。相對于旱地噴泉,淺溪的設計手法比較優雅安靜,模仿自然水體的形式使水感覺更加舒適寧靜。相比之下,枯山水的設計手法強調的是意境之美,用沙石做出的人工紋理代表水的流動,讓觀賞者不見水而感覺到水的流動意境,使景觀更加具有詩意,體現了一種悠然的意境美。水景還可以與雕塑、建筑、植物等相結合,枯水期也不失景觀美感。
屋頂綠化是新興起的被廣泛認同的綠化之一,屋頂綠化可以在增加整體綠化面積的同時對建筑物起到降溫隔熱的作用,還可以使建筑物避免直接的陽光照射,保護建筑物主題,使其壽命延長。屋頂種植的土層相對比較薄,所以在樹種的選擇上也要選淺根的植物,且耐旱、耐日曬、抗風、抗旱的樹種,以鄉土品種為佳,多用灌木草本類。
總之,生態居住區景觀設計是一個多元化、綜合性的課題,應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推進和創新。富有藝術、文化氣息的住宅植物景觀不僅可以為小區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廣大居民提供戶外活動、交往和休閑空間,而且可以凈化空氣,提升小區的文化品位,美化人們的心靈,激發人們對小區的熱愛。在園林的景象構圖中,現代的城市園林景觀以園林植物造景為主,植物景觀是人們感受最為直接的景致。也是唯一能使人們感受到生命變化的風景。其景觀的豐富度,會對人們的生活和精神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