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君 董久江
(沈陽興邦建筑技術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BIM 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簡稱,是建筑學、工程學及土木工程新工具,是對以三維提醒為主、物件導向等與建筑學有關的電腦輔助設計應用的概括性形容。BIM 技術通過運用于建筑模型建設,在建模中,工程幾何及建筑施工材料性能等都能得到很好體現,因此可以說BIM 技術能夠將建筑工程特點更加全面、充分地表達出來。利用BIM 技術建模,通常以建設項目信息作為基本信息來創建三維模型,并根據建筑不同階段施工對信息進行有效整合與更新,是建筑結構設計及施工管理等相關人員能夠更加直觀、精確的開展相應工作。BIM 技術具有協調性強、可視化程度高等特點,建筑工程設計人員及施工單位運用BIM 技術可有更有效地對施工中的各項工作進行協調,也可以從利用BIM 構建出來的透明式建筑模型中準確掌握各項項目結構信息,從而更好開展具體施工指導工作,為建筑工程建設質量及效益實現提供技術保障。
裝配式建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筑新型建設模式。相對于傳統建筑模式而言,裝配式建設模式具有環境污染小、建筑工期短及資源節約等優點。但同時,由于裝配式建筑涉及到大量構件預制、運輸、吊裝等施工環節,為確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設質量,各環節對于施工精確性和質量都有更高要求。
BIM 技術在建筑資源庫建立中有重要應用,是目前建筑設計進行建筑資源庫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BIM 技術應用具有數字化特點,根據這個可以將裝配式建筑設計中運用到的資源以數字化模型進行入庫管理。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資源是非常大的,在傳統建筑信息管理模式中,由于涉及到大量計算統計,工作量非常大,管理質量受到人為等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很容易出現差錯從而導致一些不必要損失。而運用BIM 技術建立資源庫進行管理后,各類建筑資源信息被分類收納與BIM 系統軟件中,不管是數字化清單表格建立還是對各項項目資源查詢都變得非常便捷,這樣有效提高了資源信息管理質量及效率。
在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設計圖紙生成是建筑結構設計成果的重要體現。在傳統設計方法中,如何實現設計圖紙的深化生成一直都是設計人員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也是設計人員設計水平的重要體現。利用BIM 軟件進行設計,通過構建三維BIM 構件模型,工作人員只需將各類構件生成加工信息數據轉化為二維設計圖紙就可以完成設計圖紙的深化生成工作,然后再利用所生成的設計圖紙更好地指導裝配式構件加工及生產。裝配式建筑構件加工及生產數量通常非常大,種類眾多,在傳統工業化預制過程中計算量非常大,再加上缺乏科學施工標準,從而使得構件預制計算中很容易出現各種誤差,從而影響構件精確性,進而影響裝配式建筑施工建設順利開展及整體施工質量。BIM 技術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用后,只要根據工程設計施工要求準確輸入構件基本信息,軟件就能夠自動完成各類精密分析及計算,有效避免了傳統人工計算方式中人為因素造成的各種失誤和誤差,從而有效提升建筑結構設計精確性。
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建設各環節都有重要應用。通過利用BIM 技術對建筑工程各施工環節進行分層處理基礎上,再利用BIM 超強的數據鏈接技術將各環節信息數據進行集成與共享,然后基于三維、四維設計設計理念,就可以實現各環節施工設計方案的充分展示與呈現,從而使工作人員能夠直觀化掌握建筑工程相關信息,以對施工設計方案進行更好分析及研究,這對于提高施工方案科學合理性及可行性非常重要。相對于傳統二維設計方式而言,基于BIM 軟件利用下,設計、生產、構件運輸、裝配及施工管理等管理的所有信息都能夠得到有效整體利用,并且依靠計算機網絡信息龐大的存儲能力,各種信息資源可以得到有效保存,從而提高了施工相關信息管理效率及質量,從而促進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BIM 技術在預制構件鋼筋創建中的應用也有很大優勢。設計人員在利用BIM 技術進行構件主要鋼筋創建實際工作中,構件鋼筋布置相關程序流程建立是關鍵,工作人員應根據鋼筋構造實際要求并遵循相應拆分原則來制定程序流程。一般情況先,經過二次開發程序調動后的鋼筋相關參數信息具有一定規律性,設計人員通過對相關規律進行總結就可以將鋼筋布置規則高效運用于預制構件中,從而快速準確完成構件鋼筋創建工作。
總而言之,基于BIM 軟件下的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不管是設計效率、質量還是精確度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時有利于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從而為工程施工建設質量提供有力技術保障。因此應在準確掌握BIM 技術性質及主要功能技術上,不斷提高BIM 在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用水平,從而為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質量提供有力技術保障,促進建筑行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