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陽 劉 可 彭樂惠
(荊楚理工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環境藝術設計的靈感總來源于生活,這是最簡單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理念。自然與環境設計的微妙結合,體現了人們裝飾環境的動機,但現階段社會的發展朝著機械化、自動化的發展,人們的活動由敬畏自然逐步改變成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沙掷m節能環保理念在現代環境藝術中不夠明顯,城市環境的污染加重,更需要我們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合生態的理念,希望通過新的技術和思想能夠尋求新的突破。
生態文明的核心價值就是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首位,可緩解現階段能源緊張,減輕環境壓力,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生態文明觀下的環境藝術設計是具有多種優勢的,其科學性,先進性有利于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能夠協調社會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耗的關系。為實現上述目的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去闡述。
人們在社會中生活要把生態文明觀落到實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鋪張浪費。使用清潔能源,盡量選擇綠色交通,減少個人的碳排放量。節能是我們生活所需要遵從的,最大限度的減少個人污染,保護環境。社會生態文明的建設需要我們每個人為其作出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環保理念,才能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有所改變。個人環保理念的增強社會的環保意識才會提高,環境藝術設計才能真正為人們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注重經濟的發展,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建設工廠,消耗不可再生資源,污水到處排放,以前的綠水青山隨著工業化的加快也不復存在了。我們走上了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國家政策的改善,讓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慢慢重視起來,不僅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以環境為代價的發展之路注定是走的不長久,經濟與環境是社會的兩條腿,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保護,生態文明的建設是我們當今的建設的重點,經濟的發展帶給環境的壓力很大,但我們不能為了經濟的發展而去破壞環境。讓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國家把生態文明建設為五個建設中,體現了國家對生態文明觀的重視,而后司法部門所做的是相關的法律體系必須健全。政府部門開始巡查各省市環保情況,依法維護自然環境,我們的環境現狀有所改善,但還不容樂觀。國家能夠做的是宏觀調控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而后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執行。通過對生態文明觀宣傳,提升每個人的環保意識,倡導人們與破壞環境作斗爭。同時更一步深化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引進新的技術保護環境。對高校的環保教育要加強,多培養環境設計人才,努力改善我們的環境。有效地利用節能環保的措施,把人與自然真正的協調統一起來。
室內環境的藝術設計是環境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室內的居住環境力求舒適并且美觀,基于生態文明觀的環境藝術設計讓室內更簡單時尚,它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傳統的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注重的物質性,不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基于上述問題,首先從建筑材質上展開討論,在設計上減少木材的使用量,木材及金屬是我們不可再生資源,因此我們選擇環境友好型材料。減少化學建筑材料的使用。生態文明下的環境藝術設計追求簡單時尚,保證設計出來的環境有格調。避免人們的審美疲勞。在設計環境前必須對供貨商進行檢查,保證建筑材料對人身體無害。在我國傳統的建筑裝飾使用的材料,其生產過程常常危害環境和人體,生態文明觀下的環境藝術設計選擇污染較少的材料,在建筑能源上盡可能使用太陽能避免能源的消耗。具有生態理念的環境藝術設計是充分利用環境友好材料,打造讓人舒適的居住環境,
室外的環境藝術設計避免過分采自然環境,要尊重自然,避免因為室外環境設計而破壞自然。要合理利用周圍的綠化,在具體的實施中更要注重綠化,綠化能帶給人們的新鮮的空氣,能有效改善城市的污染壞境,借助綠色植物來改善空氣質量。生態文明觀下的室外環境藝術設計力求達到與自然環境的平衡,環境友好型社會是藝術設計的關鍵,根據當地環境提出可實施的方式。在室外的環境藝術設計根據所處的環境進行整體規劃,維護山水的連續性,保護當地的生態系統,在保護的基礎上同時我們可以自己設計人居綠植,室外的裝修不僅要保護周圍完善的生態系統,更要保護當地的綠植達到與當地氣候平衡的室外環境。環境的設計來源于生活更要貼近生活,服務于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文明觀已經深入人心,在生態文明觀下的環境藝術設計,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環境藝術設計更強調其節約環保,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觀可以減少人們的浪費,緩解當下的能源緊張,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真正促進社會的進步,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也不能走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環境藝術設計運用合理的觀念,先進的技術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努力構建生態文明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