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奇蕊
(蘭州交大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70)
框架結構屬于建筑物的承重結構,有效實現對建筑梁和柱的剛性連接,不僅需要承受來自內部的載荷,而且還需要承受外部施加給建筑物的作用力,在設計中一旦出現問題,將對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需嚴格遵循相關的基本原則。
正所謂“過剛易折”,在框架結構設計中也同樣如此,雖然較高的剛性能夠使建筑物滿足更多環境下的使用需求,但是在遇到較強的外力作用時,由于柔性不足,產生的變形能力較差,便可能出現無法抵御外力作用整體傾覆的現象。而如果在設計中柔性過大,也較容易在使用中產生較大的變形,從而影響到建筑的安全性。因此在框架結構設計中應盡量做到二者兼顧,找到其中的平衡點[1]。
雖然框架結構對建筑物的穩固性影響較大,但是在實際的設計中,也不能將所有精力都放置在框架結構設計上,還應當注重在其他建筑結構上進行分擔,以避免該結構出現問題時影響到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例如: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相較于純框架就結構設計在穩定性上明顯更好,這便是該原則的有效體現。
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中,框架結構與其它構件之間的連接部位是設計的關鍵點,對保持建筑結構整體穩定性有較大的幫助。當建筑遭受外力作用時,框架結構能夠通過連接點將所受力傳遞給其它建筑構件,利用更多建筑構件來承受外力,自然能夠形成對框架結構的有效保護[2]。同時為避免在外力作用下損傷框架結構與其它建筑構件的連接,還需保證各結構在外力作用發生變形時,能夠保持一種相對靜態。
為有效提升框架結構設計的質量,在實際的設計中還需注重對設計方法的有效應用,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環節。基于此,下面提出以下幾點框架結構設計的應用方法。
強柱弱梁是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應用最為普遍的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結構抵御外力作用能力,尤其是在面對地震、臺風等極端自然環境時。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可能會出現短暫性的搖擺,建筑橫梁結構可能會因此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形,但是一般不會影響到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外力作用在橫梁上被削弱,然后削弱后的力作用在剛性較強的柱上,對其造成的損害一般較輕,由此將不會對建筑物的整體結構造成破壞[3]。
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中,還需注重對整體結構設計的優化,在結構和建筑外形設計上盡量保證規則性,這樣有助于促進框架結構各部件整體剛度的一致性,使其在外力作用時產生的變形保持一致,從而達到提升結構穩固性的目的。但是現階段許多建筑物在設計上追求異型構造,以使其具備更加獨特的外觀造型,這種設計方式關鍵還需設計人員自身有較強的設計功底,能夠充分做好結構的受力分析。一般還需在設計中盡可能保持框架結構的規則性,以獲取更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構件裂縫是較為容易出現的一種不良情況,同時也對結構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造成較大的影響。為有效控制這種不良情況,在框架結構設計中還需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4]。首先,需對框架結構各構件的受力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所需配置相應的鋼筋型號,并選用足夠強度的混凝土配合比,使澆筑完成的框架結構能夠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有效避免構件承載能力不足出現裂縫;其次,建筑框架結構在溫度的影響下可能會產生裂縫,從而影響到其應用性能。為避免這種裂縫的產生,在建筑框架結構設計過程中還需重視對伸縮縫的設置,通常在墻面合適的位置設置伸縮縫能夠消除溫度帶來的不良影響,讓建筑框架結構保持穩定。
在實際的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中,框架梁、框架柱抗剪計算、承載能力計算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必須保證設計結構達到相關規范要求。而提升建筑框架結構的延展性,主要目的在于預防構件在后期外力作用下出現脆性破壞,影響建筑物的安全性[5]。而這種結構延展性,在設計上主要通過配置合適的鋼筋型號、鋼筋數量來實現,同時這也有助于降低后期結構裂縫的出現。
綜上所述,建筑框架結構設計屬于建筑設計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影響較大,因此在實際的設計中不僅應當遵循相關的設計原則,而且還應當注重采取合理的設計方法,對框架結構設計做出優化,從而使其綜合性能得到提升,更好的保證建筑工程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