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乃林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當今,隨著管理的理念的深入人心,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而建筑工程包含著較為繁瑣的內容,如建筑工程質量、施工安全、施工進度等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這其中的技術管理與質量控制的內容較為重要,它關系著整個建筑項目是否可以穩定有效的進行。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證整個建筑項目的順利。采用較為先進的土建施工技術,可以提高相應的建筑的產品質量,推動建筑工程的相關技術的提升。而質量控制則是對建筑工程的全壽命周期的監控。
伴隨著我國中小城市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基礎建筑如雨后春筍般的建設。在大量建筑興起的背后出現了相關的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沒有很好適應發展需要的短板,使得建筑工程質量出現了大量的問題。如何對土建施工技術有著全面的了解,保證建筑施工單位健康長效的發展,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情。這其中就需要先了解土建施工技術的內涵。
一般來說,土建施工技術包含的內容較多,如施工中的工藝技術、施工圖紙和更改管理、施工安全技術培訓、施工全壽命周期內的更改評審、開工前的專業技術交流記錄、“三新”應用情況等。基于上述施工技術的內容,還可有將施工技術分為兩類,即內業和外業,其中內業技術主要涉及的是建筑工程的基礎工作,例如施工技術中的規章制度的制定、技術方案的制定、相關技術人員的培訓、施工單位操作人員的培訓等等工作,同時將這些文件歸類與整理,為后期相關項目的順利進展提供技術管理的支持。外業技術是以施工建筑為基礎的一種技術準備工作,具體對施工過程中技術實施技術管理,并對應的采用一定的技術實施策略。
只有提高土建施工技術水平,從根源上建立一套與本企業相適應的技術管理體系,可以在保證土建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合理科學的降低企業的建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單位的整體經濟效,使得企業得到一個良性發展的平臺。
對于土建施工技術,主要分成施工前的技術管理與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在這兩種管理模式中,前者是后者開展工作的前提與基礎,而后者的技術管理則是前者具體的工程體現。
施工前土建工程技術管理主要包含兩個環節的掌控[1]。即相關建筑項目部成立與相關建筑項目圖紙的審核工作。其中成立建筑工程項目部,一般是在建筑施工簽署合同之后,開始運作這個建筑項目的時候。建筑工程項目部主要負責整個建筑項目的運行,協調各方面的資源,以高效優質的完成項目為終極目標。對于建筑工程項目部的組成成員,需要嚴格篩選,除了保證組成人員的全面性,還需要對其資質進行相關的掌控。保持建筑工程項目部的權威性。建筑工程項目部的主要人員有本項目經理、技術經理、施工技術人員、質量管理人員、采購人員等等。
而相關建筑項目圖紙的審核工作主要是對相關施工圖紙進行研究處理。需要建筑工程項目部的技術人員組織完成施工圖紙的審核,并且保留相應的圖紙記錄。除了技術人員完成圖紙的審核工作之外,施工建筑單位也要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核,結合自身的施工特點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標注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施工難度與施工瓶頸,注明施工工序等等。對于圖紙中存在的模糊與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及時提出,并與相關的技術人員進行細致的溝通,直至沒有任何的技術問題為止,全面協調各方的工作,保證在圖紙階段將施工中的難點去除。
技術文件的交底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的技術管理環節[2],只有完成技術交底工作,保證使得整個項目中的施工人員對技術沒有任何的異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和施工的質量。技術交底工作需要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技術交底工作必須根據建筑工程的真實情況進行,任何技術上的問題與答復,必須以書面的形式完成。在書面記錄的文件中,所有的描述對象必須清晰完整,保證相關方可以完全的理解,在書面記錄文件中必須保持有接收雙方人員的簽字,實現文件接受的閉環管理。保證了交底文件可以逐級的下發。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才對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點、設計意圖以及要求的掌握。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充分發揮建筑施工單位的安全員的作用。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生產安全隱患,保證生產的健康安全有序。同時可以采取雙重安全管理的機制,在施工的過程中,采取定期及隨機相結合的檢查模式,將安全隱患降至最低,做到零風險的施工目標。再者,需要建立安全事故快速反應應急小組,做到出現事故第一時間進行快速的反應及處理,保證事故不會朝著更加嚴重的方向發展[3]。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要充分發揮建筑項目部的重要作用,建筑項目部必須按照嚴格的標準對整個施工質量進行管理。保證所有的施工環節的掌握,按照施工的工程節點完成各個環節的工作。同時需要高效對施工材料進行控制,保證建筑材料的高質量性能,在材料的采購中執行陽光采購的理念,杜絕腐敗的現象的發生。控制工程造價預算的工作,制定建筑施工材料明細表,保持財務的真實性。按照標準對所有的臺帳進行審核,實現每筆開支都需要有記錄,做到有帳可查。
作為土建施工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和鋼筋。其材質的質量控制尤為關鍵。其中混凝土在施工前,需要做配比試驗,只有試驗結果符合相關要求的標準的混凝土才能使用。鋼筋是工程建筑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其質量關系著整個建筑物的承載強度,因此要對鋼筋進行科學的質量控制,這就要按照高標準的要求規定鋼筋的使用,仔細檢查鋼筋的表面質量,在施工的過程中加大鋼筋安裝與布置的排查。詳細比對鋼筋的進貨合格證中的材料參數,在施工單位中設置專業的檢查機構,對鋼筋進行抽樣復檢,保證材料參數的真實可靠性。同時注意鋼筋對接過程中的焊機質量,不能出現任何的焊接缺陷,嚴格控制焊接人員資質的審核工作,做到對材料每一個環節的全面掌控,確保優質材料的使用。
所謂的建筑的三線控制,主要是垂直度、軸線和標高這三條線的控制。其中垂直度作為建筑質量保障的最為關鍵的控制,只有嚴格控制建筑的垂直度,才能保證建筑的整體穩定性。
具體來說,需要鋼筋建筑的受力點的分布情況,合理的安排柱列的數量及分布,合理設計建筑物的邊角柱的位置,以此為基點確定整體建筑的平面度和垂直線。采用較為先進的激光儀對垂向都進行復檢,保證由于加重錘帶來的偏差,從而提高垂向度測量的準確性。而軸線的控制可與采用大線錘的方法進行測量,此方法主要是對樓面進行控制,輔助用經緯儀進行矯正。在對軸線的控制方面,需要保證測繪的墻體的平面度,良好的平面度是保證測繪數據準確的基礎。同時還需要注意測繪物體的垂直度,盡量減少誤差。對于標高的控制,就是按照標準的要求,在測量的時候要選取四個投測點,從而確定一個適當的平面,只有將平面確定下來才能進行標高定位的工作。這四個投測點的選取,需要盡量做到高度差值為零,從而保證平面的選擇的小誤差性。
在工程建筑中,裝修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是對建筑室內中的吊頂和地面工程進行質量控制。其中吊頂需要結合實際建筑房間的高度來確定,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控制標高水平線和龍骨的分檔位置線,按照標準的要求執行具體的裝修工作。當一些建筑設計無要求,需要滿足吊點間距不大于1.2m,按照房間短向跨度起拱。建筑地面是建筑物底層地面和樓層地面的總稱,在建筑地面施工時,要遵循先下后上的施工規律,先處理地下的工序,然后在處理地上的工作。按照標準鋪設地下的溝槽和暗管等設施,待這些設施完成后,必須對其進行相關的檢驗,只有檢驗合格才能對建筑地面工程進行進一步的的施工。對于室內的裝飾工作,需要采用符合施工環境要求的材料。在施工的過程中,保證每個環節的施工質量。對于基層和面層的施工鋪設,需要一層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層。面層鋪設的平整度應控制在相應規范規定之內,連接縫及坡度要流暢和整齊,分段縫的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
本文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技術管理問題進行詳盡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措施,保證土建施工質量了,為確保工程的順利,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