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果
(廣西建工集團第二安裝建設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 545006)
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社會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對人們的出行安全有直接影響,因此提高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和加強監控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文章對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主要質量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工期比較緊,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一般屬于政府工程,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部門直接負責,這樣的工程投入資金比較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不能按時完工,再加上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工期較短,施工人員為了趕進度出現偷工減料的行為,這樣就使得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被進一步降低。因此,政府各單位應該提前做好施工計劃,嚴格按照施工計劃進行施工,在保證工期的同時保證施工質量。技術要求高,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結構比較復雜,屬于綜合性工程,所以施工人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扎實的施工技術。技術人員自身要有專業的技術,同時還要對材料學、建筑學及結構學等充分的了解。另外,施工技術人員還要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對施工工人進行合理的配置,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
除了以上兩點重要的市政道路橋梁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就是施工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具有高綜合素質的人員會起到很好的領導作用,然而現今施工管理人員普遍專業素質不高,更適應不了目前市政道路橋梁建設的要求,還會經常發生不必要的管理錯誤。此外,由于施工人員水平良莠不齊,沒有足夠的文化水平以及缺少相關必要的技術培訓,導致施工的管理人員不能夠高效的管理市政道路橋梁的施工甚至出現管理混亂的現象,只有管理人員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方案,才能保證市政道路橋梁施工的工程質量。
在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堿蝕問題會對其質量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重視分析與研究堿蝕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來對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進行控制。通常情況下,導致堿蝕問題出現的原因眾多,例如,雨水是堿性的,因此會腐蝕到混凝土。而規范的施工操作以及良好的作業標準、完善的施工維護均可以將堿蝕發生幾率減小。此外,由于道路橋梁長期受力,所以其對荷載有著較高要求,在長期高荷載壓力下道路橋梁極易出現裂縫,而遇到下雨天氣就會加大發生堿蝕問題的幾率,導致裂縫面積加大,降低其使用壽命。
在建設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時,混凝土是除鋼筋之外的另一重要施工材料。但是施工企業為降低施工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可能會選用施工標號較低的混凝土;同時一部分材料管理人員責任心較低,致使一些不符合規定的施工材料進入施工現場,給道路橋梁工程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施工企業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由專業人員計算工程量,以保證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穩定性。在建設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時,需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假如在施工過程中發現道路橋梁出現裂縫,施工人員需對其進行二次抹壓處理。若道路橋梁出現裂縫將影響橋梁工程的承載能力,嚴重的道路橋梁甚至會出現變形的問題,其不僅會影響經濟發展,還將影響人們的出行安全。
橋梁裂縫是十分嚴重的一項內容,在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加強橋梁裂縫能夠提高工程質量,并且能夠推動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穩定性。首先:需要積極控制溫度應力,當完成混凝土澆筑工作之后,需要對溫度加以控制,并且要采取措施,比如灑水,保證內外溫度的平衡性,如此一來能夠避免混凝土膨脹現象的出現,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裂縫現象的發生。其次:需要積極做好混凝土振搗工作,要提高混凝土振搗的質量,保證混凝土振搗的完全性,使混凝土的結構受力保持均勻,如此一來,能夠縮小混凝土顆粒之間的空隙,也會增加結構的密度,能夠提高混凝土結構強度,保證橋梁的穩定性。
市政道路橋梁施工的預應力技術可以較好地提升工程結構的強度,滿足道路橋梁構件的設計要求,減少混凝土的徐變性,通過壓應力抵消拉應力,要在選取適宜的鋼絞線、準確分析預應力影響的前提下,在橋梁彎矩加工和多跨連續市政橋梁施工中進行合理的應用。其中:預應力技術可以應用于橋梁彎矩加工之中,避免彎曲構件內部應力的累積超出限值,同時要注意加固結構與本身相應的初始內應力,明晰受彎構件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值。在市政多跨橋梁施工中的預應力技術應用也是一種廣泛采用的技術,考慮到多跨連續市政橋梁結構存在彎矩和負彎矩,可以采用碳纖維材料的鋼筋進行連接操作,加固橋梁的負彎矩和正彎矩,避免橋梁出現裂縫問題,增強橋梁的抗彎性能。
導致堿蝕問題出現的主要因素就是水,因此在開展防護工作的時候,需要全面加強施工材料的防水性、密實度,避免混凝土內部有雨水滲入,從而產生化學反應,出現堿蝕破壞。但是因其他因素對施工原材料的影響,并且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堿蝕破壞現象。想要進一步提高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那么在對道路橋梁表面進行施工的時候,必須要嚴格遵守事前制定的施工規劃進行施工,最大限度的減少道路橋梁表面產生堿蝕的概率。在竣工以后,還要加強對道路橋梁表面的維護,有效提高其抗堿蝕能力。對于出現堿蝕破壞的部分,要及時進行有效處理,避免堿蝕范圍進一步擴大。
在路面開裂防治過程中,必須要從預防與防治部分進行緊密結合。在材料選擇方面,必須要根據道路建設地區的實際氣候特點進行判斷,選擇合適的瀝青材料。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必須選擇優質瀝青。在施工過程中要科學組織施工,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針對出現路面開裂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防治的手段就是對于已建成道路出現病害問題要加大治理力度,首先根據裂縫的大小應該用改性瀝青進行灌縫,如果是超過5cmm 的大裂縫則應該將裂縫中的雜質清理干凈,然后再用改性瀝青進行灌縫,最后還要在裂縫表面撒上粗碎砂石。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攤鋪工作會對整個瀝青路面的平整度產生影響,所以必須要針對攤鋪工作進行嚴格管理。在攤鋪的過程中,首先要調整攤鋪機械,保證提前0.5~1h 左右針對熨平板進行加熱。在攤鋪的過程中,必須要針對攤鋪厚度進行檢測。其次要加強對于攤鋪機電腦控制系統的管理,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能夠人為地針對電腦系統進行操作,攤鋪機的攤鋪溫度應該在130~140℃,保證攤鋪機連續均勻推進,盡可能不要間斷。
采用該技術施工前,要進行試驗,按照施工工藝進行施工,與此同時,對施工流程、施工含水量、壓實次數等指標進行嚴格控制。合理選擇路堤填料,從經濟角度考慮,建議就地取材,可選用干容重較大的砂類土或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使材料具備良好的級配水穩定性和壓實特性,若采用非滲水性材料,應加入適量外摻擠比如石灰、水泥等。按照設計寬度使臺背路堤填土與錐坡填土同時進行,一次完成,分層填筑,每層壓實厚度控制在15cm 以下。進行碾壓時,若采用振動壓路機,為增加碾壓效果,可對臺背路堤填土和路基土方連接處加以振動,但橋臺附近則應采用不振動靜壓,以免對橋臺造成損傷,對于碾壓機械無法碾壓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沖擊夯進行夯實。另外,還需要要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根據設計需求設置專用水準點和沉降觀測點。
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開展離不開完善的基礎項目設施體系,隨著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規模的逐漸擴大,社會各個領域對其施工技術應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城市建筑建設水平,必須健全道路橋梁建設項目體系,滿足橋梁施工建設的技術質量要求,切實增強工程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