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改革開放多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低碳生活是多么的重要。當前,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中,融入綠色節能概念已成為行業發展共識。所謂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即利用不同節能技術合理優化運用資源,從而達到資源節約環保的目的,實現綠色施工。建筑工程建設當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資源與能源,這將給國家長遠發展帶來困擾。為此,建筑工程施工中綠色理念的融入,符合時代發展所需,通過有機融合綠色施工技術,將使得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整體品質,促進建筑事業快速發展。
在建筑工程施工綠色節能技術當中,通過加設外墻保溫措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此技術通過把保溫隔熱材料放到建筑物外墻,進而實現建筑隔熱保溫的目的,當前許多建筑工程都是采用這種方式實施節能環保。利用保溫隔熱材料置于外墻外側,使得建筑內外溫度形成差別,進而有效保護墻體,隔絕內外冷熱連接,進而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同時提高建筑工程使用時間。當前外墻保溫技術尚有不足,就其結構穩定性而言,雖然外墻保溫技術能有效起到保溫隔熱的功能,但是長期置于與外界接觸的地方,由于光照等自然環境氣候的影響,久而久之外墻保溫層功效將受到影響,甚至沒有效果,這將給外墻保溫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過采取內墻增設保溫層的措施,是實施建筑工程施工綠色節能技術的主要做法,內墻保溫層施工具有靈活便捷、快速等特點,可在項目建設施工期間同時進行,后期由于有外墻的保護耐久性好,當前該技術應用廣泛。內墻保溫層常用材質主要分為聚合物砂漿型、增強石膏型以及增強水泥型等等復合聚苯保溫板。雖然通過建設內墻保溫層有著許多好處,可是尚有不足之處。增設保溫層會減少建筑實際使用面積,不便于業主裝修,極有可能由于裝修房屋而造成保溫層破壞,從而使得保溫層失去應用效果。
和以前傳統屋面保溫層施工不同,目前進行屋面綠色節能施工通常采取保溫層放在防水層上端的倒置法。時下建筑工程施工選取的保溫建材一般有巖棉、礦棉、水泥膨脹珍珠巖等,它們雖然具有一定的隔熱保溫效果,但是它們自身具有的吸水特性,使得其在吸水后導熱性能變強進而失去應有的保溫隔熱功能。所以,對屋面進行節能環保處理時,假如把保溫層安裝到防水層和隔汽層中間,雖然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但是此方式所需工序流程復雜、作業技術要求高,且所需成本較高;選擇將保溫層安裝在防水層上端,將大大增加防水層接觸空氣的可能,進而大大減少使用時間。在防水層中再進行保護處理,可以得到一定改善,但是綜合成本會大大提高,不符合經濟效益。為此,通過各項屋面節能環保施工方式利弊分析,采取保溫層置于防水層上端較為合理,既能達到保溫隔熱效果,又能平衡經濟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對門窗實施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時要著重就其閉合性以及導熱性進行改善;一般情況下做門窗綠色節能施工,需在周邊溫度約為5 攝氏度以上,同時填充聚氨酯發泡劑到墻體與門窗之間并用密封膠進行密閉處理。對于外窗材質選擇時盡量選擇密封性更好的,通常以氣密佳、保溫效果佳以及抗沖擊佳的隔熱鋁合金材質為優選。在玻璃選擇方面,以新型材料的玻璃制成為佳,具有較低導熱性、低輻射以及反射率低等優點,同時降低冬天耗熱量以及夏天耗冷量。
當前越來越多的建筑師在對施工工藝進行優化與改進,以達到減少建筑能源消耗的目的。當前為了能夠將建筑底層地面熱量流失降低,通常都是將保溫層鋪設在底層樓地面的下方。不過由于傳統的保溫層耐用性不強,極易由于吸收水分而出現膨脹,情況嚴重的還會導致樓地面開裂,降低了底層保溫效果。目前,通過不斷的研發與優化,通常采取添加了改性劑與發泡劑的碎玻璃焙燒而成的泡沫玻璃作為保溫層,該種材料其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并且具有優秀的吸水性、抗凍性、抗高溫以及耐用性等特點,充分起到了節能的作用。
當前,在建筑中空調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實現空調節能對于整體建筑節能而言有著巨大的意義。當前可以有效運用地源熱泵技術來實現空調的節能,具體原理在于充分利用地表層所儲存的能量來調整室內溫度。因為室內外氣溫存在較大差距,而地表溫度穩定性較長,運用地源熱泵技術能夠在炎熱的夏季及時排出室內多余的熱量,并且由大地吸收該部分熱量,以維持建筑溫度在一定范圍當中。在建筑施工中應用該項技術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并且方便后續的維護工作開展。
第一,揚塵廢氣排放的控制。在開展建筑施工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大量廢氣,所以務必要能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其對環境的污染。如,需要做好施工現場的灑水工作,并對現場進行清掃;在實際施工時盡可能采用清潔燃油,將進化器裝置于車輛尾部,嚴格控制施工廢氣的排放在國家規定范圍當中。第二,固體廢棄物的控制。首先,需要科學分類固體廢棄物,并做好標識,分類堆放。此外,還應當要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如可以將碎石用于地基填埋或鋪路等。而且需要堆放施工垃圾到特定場所,進行集中處理。第三,噪聲污染的控制。施工過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噪聲控制措施則必定會影響到周圍居民的生活以及環境的污染。所以在進行綠色施工時,要求能夠及時跟蹤與控制噪聲,對施工現場進行噪聲監測,切實控制噪聲在規定范圍當中。不僅如此,在對施工設備進行選擇時,要求能夠將振動以及噪聲等因素考慮在內。同時還要求能夠對施工各環節采取有效的隔音處理,將噪聲污染降到最低。
在我國,國家對于新型節能環保材料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使得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都積極地投身到節能環保的開發研究中去,從而使得更多的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得以運用到人們的實際生活中來,科學有效地確保了人們低碳、生態的工作和生活。從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來說,也越來越多的新型節能環保墻體材料可以選擇。目前主要有磚、板以及塊三種不同類型的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如復合板與空心磚等建筑材料。在節能保溫方面,我國還自主研發了許多無機材料,它與傳統建筑材料有所不同,比如硬泡聚氨酯、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材料就比傳統的墻體材料在節能上有著非常大的優勢,也因此而使得有機節能環保材料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有機與無機材料相融合的一種復合性墻體。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開始對太陽能系統進行開發并使用,但那僅限于對水進行加熱。這些年來,隨著現代科技水平地不斷發展和提升,對于太陽能的利用已經不再僅僅是對生活用水的加熱那么單一了,而是實現了多樣化、實用性以及美觀性相結合并為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光與熱。有的太陽能幾乎與建筑物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系統也逐漸發展了起來,有效地把太陽能發電機組與建筑物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從而實現了太陽能發電以及作為建筑外墻的材料來進行使用。現今許多建筑中所使用的室內照明以及室外的路燈都已經實現了對太陽能的有效利用,很好地實現了節能環保的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意識的不斷提升,現代建筑工程施工當中有機融合綠色施工技術是必然趨勢,它能有效降低我國能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還能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因此,我們必須加快推進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應用,仔細分析研究綠色節能施工策略,進而促進我國建筑行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