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永
(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任何形式的軟土地基都具備高壓縮系數、低抗剪強度特征,其中高壓縮系數是指地基在承受壓力時,會高度壓縮形成土塊,在這種條件下會引發上部結構的大規模沉降。低抗剪強度是指地基在遭遇剪力時,無法有效抵抗剪力,在這種條件下會導致上部結構的不穩定,綜合這兩個特征可見,市政道路工程無法在軟土地基條件下直接施工。原理上軟土地基之所以會出現高壓縮系數與低抗剪強度特點,是因為其內部存在大量的孔隙,這些孔隙或多或少會削弱地基力學性能,總和之下就會加大影響幅度,相應也就帶來了上述兩項特點。另外,在高壓縮系數與低抗剪強度的特點下,還會導致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系數下降、維護管理工作難度上漲的問題。
軟土層的孔隙率相對較大,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發生變形,而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其所需要承受的重力相對較大,如果不能對其實施加固處理,會因為軟土層自身的流變性和觸變性而發生變形,導致路面整體質量下降,增大了道路工程的危險系數。
軟土地基與普通地基相比,其較大的孔隙與較高的含水量是最突出的特點。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軟土地基中存在著非常多的細小顆粒粉土及粘土,這些軟土的表面攜帶著負電荷,因此其對水分又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從而導致土層中蘊含過量的水分,讓土壤的粘性變得更強,使其中的空隙相對較大,降低了土壤的穩定性。
砂墊層法是常見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具有施工簡單、成本較低的特點,施工方法為:選擇細砂將其攤鋪在軟土地基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砂墊層,此時介于沙礫的滲入動作,可以提高軟土地基土質的密實度,增強地基硬度與強度。砂墊層法的應用因為上述特點,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當中十分常見,但是在大規模的應用之下人們發現,砂墊層法存在限制條件,即在某軟土地基條件下無法使用。據悉,砂墊層法只適合在水含量較大或土層較薄的條件下,因為在水含量較小的條件下,無法保障沙礫滲入的深度;在土層厚度較大的情況下,砂墊層的厚度需要相應提升,此時會與工程建設的標高、實際方位發生沖突。
具體來說,土木合成材料的加固技術就是在加固時,在樁頂的位置鋪設好加筋墊層。這樣就能讓填土負荷非常均勻地傳遞到樁頂中。之所以進行加筋墊層便是為了在沙石的墊層中設置好一層或多層的土木合成材料,一般應用最多的便是土工織物、土工布等,以防止路橋的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情況,讓軟基變得更加穩定。在正式展開軟土地基的加固工作前,相關的施工人員必須要對施工的現場地質狀況展開全面、準確的分析,要根據實際狀況選取出合理的振動方法,將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填充在振動的道路位置,有效確保材料可以深入地基展開固定,從而大大地促進軟土地區穩定性的提升。
在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中經常會用到表層排水法,也就是說在路基的表面上進行溝槽開挖,讓地表水沿著溝槽排除地表,以此來減少土層的含水量。溝槽排水法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施工的大型機械創造安全的施工環境,為施工的安全提供保障。為了能夠使溝槽的發揮出真正用處,通常情況下是在開挖之后,使用高透水性的砂礫回填。在開挖溝槽時,設計人員應該根據地形和土壤條件,設計排水通暢的溝槽,溝槽寬度一般保證在0.5m,深度為0.5m~1m 之間即可。
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對于控制軟基中的含水量、減少沉降問題的產生、維持市政道路施工穩定性有著顯著效果。不過在使用預應力管樁進行軟基加固處理時,需要對其施工技術予以嚴格把控,避免質量問題的出現,強化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設效果。在實際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內容有:首先,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對軟基的位置及其范圍予以確定,為預應力管樁施工提供幫助。其次,在位置和范圍確定后,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現有數據對軟基展開測量工作,并根據測量結果來確定管樁的用量以及架設位置,以確保該技術功效的正常發揮,提高軟基質量。最后,應充分結合測算得到的樁基位置完成打樁施工。施工人員需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對打樁的環節加以控制和調整,在施工中嚴格依據預應力管樁施工的基本標準及要求,方可充分展現其在軟土地基加固中的作用和優勢。
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處理方法,分析中為了確保軟土地基處理效果,先對軟土地基的特點進行了闡述,之后結合理論介紹了市政道路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并對各方法的特點、施工方法、施工限制條件、施工規范進行了介紹,通過本文分析,市政道路施工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條件來選擇相應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