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嬌娥
(銅陵市銅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混凝土結構(concrete construction) 是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制成的結構,具有整體性、耐久性、抗火性好,工程造價低等優勢,在土木工程建設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混凝土結構施工工序較為復雜,且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發生性能改變,影響結構使用質量與安全。對此,隨著混凝土結構應用范圍的擴展,其施工技術管理重要性愈發明顯。加強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管理已經成為新時期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必然趨勢。以下為筆者總結的幾點心得體會,意在拋磚引玉。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要想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符合技術標準,滿足實際設計與施工要求。在施工技術管理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具有準確、全面的認知。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主要由以下幾種:其一,泵送施工技術,即通過混凝土泵將混凝土材料由輸送管道運輸到既定位置進行一次性澆筑,以滿足混凝土施工要求。該技術具有施工效率高、要求低、運輸量大等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該技術時需保證混凝土具備較強的流動性、可泵性,做好混凝土攪拌工作,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出現泌水與離折問題。其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是土木工程基礎建設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混凝土結構施工。通常情況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低于一米,水化熱引起的溫度變化相對較大,內部最高溫度與外界溫度差約高于二十五攝氏度,在施工過程中易形成有害裂縫,出現結構變形問題。
對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結構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到影響結構穩定性、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1) 水熱化問題。通常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會釋放一定熱量從而改變混凝土內部穩定,使混凝土結構內部溫度與外界溫度產生較高的溫度差。加之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結構多具備施工面積大、斷面厚等特征,不利于混凝土內部溫度的釋放,易出現溫度集聚現象,從而致使混凝土出現裂縫影響結構質量[1]。(2) 約束力問題。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結構多為整體澆筑結構,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具有較強的約束力,以降低混凝土結構表面系數,增強裂縫形成風險。通常情況下,約束力與混凝土溫度應力存在密切關聯性,對此可通過控制溫度應力降低約束力對混凝土結構的不利影響。(3) 自縮問題。混凝土自縮是導致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出現自縮問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泥材料因素、混凝土配比因素等。例如,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混凝土結構硬化需要消耗百分之二十的水分,其余百分之八十則通過蒸發消耗掉。當施工操作與管理不當,導致蒸發的水分超過百分之八十時,將出現混凝土自縮問題,影響混凝土結構整體質量。因此,在施工技術管理過程中,應對影響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的因素具有明確認知與掌握。
在認知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特征,掌握混凝土結構施工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應對施工技術管理重點與要點進行歸納與總結,并加強施工技術要點管控力度,以提升施工技術管理質量,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滿足實際需求。
混凝土施工準備前期重點工作如下:其一,材料準備工作,即需根據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強度要求進行水泥型號的科學選擇,以保證水泥強度滿足設計規范與施工要求。注重水泥進場與使用前質量檢驗,降低質量問題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影響。與此同時,在混凝土拌合過程中,應盡量選用可飲用水進行施工,在沒有可飲用水的情況下需做好水質化驗與抗腐蝕檢驗工作。此外,注重摻和料的質量檢驗,保證所選用骨料符合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標準,不會對混凝土結構強度產生不利影響。其二,基礎設施與設備準備工作。包括鋼筋、保護層設備、控制模板等的檢查與檢驗,將偏差控制在可允許范圍內。其三,技術交底工作。詳細說明施工技術應注意的問題,所要達到的標準,所需遵守的規范,了解施工設計圖紙意圖,掌握施工重點管控對象。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的重點工作如下:其一,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應注重溫度應力的有效控制,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適當冷卻或強制降溫,調解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度差,降低溫度裂縫風險的產生。其二,檢測骨料含水量,在骨料投入過程中,控制好骨料投入量,注重拌料塌落度監控,避免離析問題的產生。其三,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建議采用“一次澆筑,一個坡度,薄層覆蓋,循序漸進,一次到頂”的方法進行澆筑,同時需根據鋼筋密集度與混凝土結構施工要求,控制分層澆筑的單層高度[2]。其四,在振搗界限前,可通過混凝土二次振搗排除水分與空隙,增強其與鋼筋握裹力,提升混凝土結構模式度與抗裂性能。
混凝土結構是現階段土木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中應用最為普遍的結構,認知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工程實踐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與方法提升混凝土性能,對提升工程項目質量,維護工程項目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相關工作人員需對混凝土結構特性具有全面、充分了解,從多角度、多層面出發進行結構性能改善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