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哲


摘 要:諾曼·洛克威爾是美國20世紀早期的重要畫家及插畫家,作品橫跨商業宣傳與愛國宣傳領域,曾被《紐約時報》譽為“本世紀最受歡迎的藝術家”。 在他的畫作中,不僅記錄了20世紀美國的發展與變遷,也流露出對孩童的喜愛以及對生活的憧憬。他的作品大多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他善于憑借敏銳的觀察力抓住最動人心弦的時刻,最終塑造出充滿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畫面形象。文章通過對其作品內容及構圖的解讀,來達到洞悉和學習大師繪畫語言與創作構思的目的。
關鍵詞:諾曼·洛克威爾;構圖四要素;情感符號
一、構圖的含義
構圖,即繪畫時根據題材和主體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一幅優秀的畫作包含造型、色彩、空間等諸多要素,而構圖這一步驟更是表達內容與表達形式相結合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南齊謝赫《畫品》中所提出的六法論就包括了“經營位置”,經營原意為營造、建筑、位置或物象的地位、安排配置的動作,因斷句不同,“位置”或為名詞,或為動詞,總之指構圖和構思。在構圖中,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在二維平面處理好三維空間的關系,從而突出主題,增強畫面的感染力。一幅成功的繪畫作品首先是構圖成功,合理的構圖才能使繪畫內容主次分明,賞心悅目。反之,就會使繪畫內容的表達大打折扣,缺乏層次。
二、構圖的四要素
繪畫大師諾曼·洛克威爾在繪畫創作時極其重視畫面構圖,他一般通過四個方面對構圖加以把握和控制,把形體和空間和諧地組合在一起,主要包括圖形區域、空間感、線條和明度。
(一)圖形區域
在創作之初,將畫面元素概括化,使其作為不同的圖形區域擺放在畫面上。與此同時,我們要根據畫面不同元素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來對其所對應的圖形區域進行恰當的安排,包括圖形的大小、形狀、擺放位置和疊加關系等。在創作的初期,選擇合適的繪畫語言至關重要,過大或者過小的構圖都會影響觀者的觀賞感受,而不同要素之間也要關系有序,避免比例過于均衡導致主次不分;對于物體形狀的把握,我們要選擇合適的視角來突出物體特征,如同“皮影戲”一般,使對象的剪影躍然紙上,抓住最能夠體現其本體語言的外在輪廓;對于畫面中的主體更是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加以擺放,避免過偏過遠,同時通過陪襯景物的相互疊加形成視覺中心,以吸引觀者的目光。這些因素都從不同程度影響著不同要素之間的主次關系,關系著是否能夠突出繪畫對象特征、增強形式語言,對于畫面的增光溢彩和觀者的深入解讀有著重要作用。
(二)空間感
空間感即縱深感,需要我們在平面表現空間關系,一般可以通過大小對比、透視關系和虛實關系來展現空間,從而更合理地為畫面主體服務。遠近透視規律正是俗話所說的近大遠小,即在既定的視點,我們會看到相同大小的物體呈現近處物體大、遠處物體小的現象。所以在繪畫構圖時,要合理地掌握畫面表現中不同要素的大小比例,使得遠近高低不同的物體在畫面中以大小不一的形態展現時,看起來合情合理。其次,這里的透視關系即線性透視,無論是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亦或三點透視都在這個概念的范疇內,線性透視是利用線條表現畫面空間深度的手法。當我們把線性透視的規律強調在畫面上時,深遠的空間感就會出現。空間感的強度和它們的對比有著很大的關系:當景物大小對比強烈、懸殊,線條收縮越急,空間感就越強烈;反之,空間感就越弱。至于虛實關系,我們可以理解為空氣透視,由于大氣及空氣介質(雨、雪、煙、霧、塵土、水汽等),人們看到近處的景物比遠處的景物濃重、色彩飽滿、清晰度高等,致使近處色彩對比強烈,遠處對比減弱,近處色彩偏暖,遠處色彩偏冷等,故空氣透視現象又被稱為色彩透視。在這些理論作為表達畫面空間語言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自由發揮,將多種組合服務于畫面表達,豐富其層次感和縱深感,使觀者體驗達到一個更加完美的狀態。
(三)線條
這里包括圖形的輪廓線和引導線。圖形輪廓線是指圖形的外在邊界線,而引導線則指形體的方向以及走向,其目的是為主體服務,用來引導觀眾的目光,將觀察者的注意力引向畫面的視覺中心和主體物。要特別指出的是,引導線作為視覺引導者,自身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種,表現方式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既可以為顯性也可以為隱性,根據創作者的思考和想法將其布置于畫面之中,加強畫面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并服務于繪畫表達語言的最終效果。
(四)明度
明度的對比也是構圖四要素之一,通過不同層次明度的變化形成對比,在畫面中對比越強烈的地方越容易形成視覺中心,從而吸引觀者的目光。而在作品的邊緣區域或者次要部分,則可以有意減弱色彩間的明度對比,減少觀者的注目時長,為畫面主體服務。
合理運用構圖的四要素有助于我們更加完善地構建畫面。圖1為諾曼·洛克威爾的代表作品之一《我們共視的難題》,這幅作品以廢除入學的種族岐視為題材,畫中一個非裔小女孩被白人聯邦警察保護著去上學,經過了一個有種族岐視者標語的涂鴉和被砸爛的蕃茄。首先,畫面主要分為非裔小女孩、聯邦警察和背景三大圖形區域,通過小女孩矮小的個頭與警察高大的身軀的對比,以及四個人與一個人在人數上的對比來突出小女孩的主體地位;其次,將前后警察的手、背景墻上的水平線及女孩四肢作為引導線指向女孩,將小女孩作為畫面的視覺中心,從而吸引觀者目光;再次,畫面依靠著地面線性透視的紋理走向和警察身軀的大小對比來完美表達空間關系;最后,作者把非裔小女孩的頭部設為畫面重色而衣物設為白色,形成畫面中明暗對比最強烈的地方,更加突出小女孩的純真,而畫面中右下角的紅色番茄似乎也在抗議種族歧視,色彩的搭配使得整個畫面的情感表達更加飽滿。
三、構圖中情感符號的運用
情感符號是能高度概括一類事物的符號,在形式表達過程中,象征符號能夠便捷有效地傳遞我們最直接的想法。在以人物形象作為畫面主體時,其區別于一般的靜物,創作者可以賦予人物不同的動作和姿態,隨之表達的效果和產生的意義也不盡相同。在生活中,一個人可以衍生出千姿百態來表達不同的意義,例如,手舞足蹈的動作可以代表喜悅,緊握雙拳的動作可以代表緊張和憤怒,低頭矗立的動作可以代表沉默悲傷的感情,而昂首挺胸雙手插兜則可以表達輕松愉悅的感覺。同樣在繪畫語言的表達里,人物的不同動作也象征不同的情感表達,我們要發掘和熟悉其中的關聯并將其運用在創作中,將抽象情感轉化為可視的具體姿態,把生活中特定動作所表達的特定含義在畫面中再現。一方面人物的動作姿態從我們之前所敘述的區域圖形、空間感、線條和明度四個方面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畫面的構圖;而另一方面,人物形象可以作為特定的情感符號來傳達作者的內心感受,烘托畫面的氛圍。但是其中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選擇動作姿態時要選取恰當的角度,避免引起歧義或特征不明的外形剪影,這樣才能將動作所代表的情感符號功能的價值最大化。此外,在畫面中背景與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也不可忽視,有時背景只是單獨作為背景來襯托人物主體,有時可以和人物進行互動,有時可以作為畫面主體。
圖2為諾曼·洛克威爾的另一幅畫作《No Swimming》,我們可以觀察到三個男孩雙手緊緊抓住自己的衣服向前方奔跑,其中一人神情慌張地向后望去觀察情況,他們由于擔心后面的人追趕上來而無暇穿衣,孩童們濕漉漉的頭發、半裸的身體以及背后No Swimming的警示標語暗示了他們偷偷下河游泳時被人發現然后逃之夭夭,畫面左下角與兒童一起逃跑的小狗更是增添了一絲童趣。在這幅畫作里,作者通過孩童在奔跑過程中雙手緊握衣物而又不忘回頭觀望的動作來傳遞和表達畫面緊張而又歡快的情感氛圍。作者將畫中人物所展現的姿態作為感情符號,精心雕琢人物形象,直接而又傳神地表達了畫面的主題和內容,把情感的表達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引起觀者的共鳴。
四、結語
無論在繪畫開始還是到了尾聲階段,對于構圖的思索貫穿創作的整個過程,諾曼·洛克威爾對于構圖方面的推敲和斟酌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學習,這位藝術大師向我們展示了其高超的創作水準與繪畫技巧,他不再是一位純粹的美術工作者,而是一名歷史發展進程的記錄者,他不在乎別人是否把他視為一名藝術家,他在乎的是用手中的畫筆描繪世間百態。 諾曼·洛克威爾喜歡用夸張的手法將人物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給人們灌輸生活的美好與樂趣,他的畫代表了美國一個時期的人文精神狀態,因此,他也被譽為“美國的良心”。
參考文獻:
[1]洛克威爾.美國畫家洛克威爾[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
[2]李家祺.美國著名大眾畫家:洛克威爾[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
延邊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