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永,李玉琴
基于多傳感器融合結合單片機在溫棚環境控制系統中的應用探究*
余金永,李玉琴
(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廣西 崇左 532200)
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農業技術的提高。農業技術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質量及生產效率,同時農業生產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關系著國家的綜合實力,因此農業技術的提高對于國家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中國農業溫棚環境自動控制系統利用范圍大、成本較高,因此溫棚環境控制系統的提高對于農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從溫棚技術的概述、溫棚環境控制技術的現狀、溫棚環境控制系統方案設計、硬件控制系統、環境控制系統的實現及調試等方面展開論述,以期給相關的研究人員及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多傳感器;單片機;溫棚;環境控制系統
中國的溫棚環境自動控制系統面向的對象主要是大規模的溫棚,對于小型及中小型的農業溫棚并不適用,并且溫棚環境自動控制系統的成本較高,普通農業工作人員很難支付得起。
51單片機在環境自動控制系統中性價比較高,可以利用溫度傳感器對大棚內的溫度進行感知、收集并控制,進而實現了對大棚內溫度的自動控制。
本次研究的控制系統由6個模塊組成,分別是51單片機基本系統模塊、溫濕度采集模塊、光照強度采集模塊、鍵盤輸入模塊、LCD顯示模塊。通過實驗發現,在適宜的條件下農作物的生長質量和產量都有所提高,而溫棚環境控制系統實現了對溫棚內溫度的自動檢測與控制,從而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并且本系統對于中型及小型規模的農業溫棚同樣適用。
大棚溫室技術可以改變植物的生長環境,為植物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保護植物使其在生長過程中不受外界天氣及惡劣環境的影響。
溫棚環境控制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實現對溫棚環境的控制,對環境中的一些參數進行檢測與控制,這些參數主要包括溫度、濕度、土壤的濕潤程度、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濃度等。
溫棚的環境與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及能量物質交換的聯系都是很密切的,溫棚環境的自動化控制是實現溫棚生產管理自動化、科學化的基本保證。
截至目前,中國與農業發達國家的溫棚環境控制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些國家的溫棚環境控制系統已經發展到計算機自動控制層面,而中國的溫棚環境控制系統仍然比較落后,特別是環境系統的自動控制方面,并且此系統只能適用于大規模的溫棚環境。
中國中型及小型的農業溫棚仍然依靠人工進行環境控制,其工作強度很大且溫棚環境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中國的中型及小型的溫棚在環境的自動控制方面成本投入比較高、環境控制效果不盡人意、溫棚環境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溫棚環境控制系統在中型及小型的溫棚中難以得到有效利用。
針對中國溫棚環境控制技術的現狀,設計出一種成本低、性能高的溫棚環境自動控制系統是當務之急。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性價比較高的51單片機的核心部件,采用光強、溫度、濕度等采集模塊及上下調溫控制模塊來檢測溫室內的環境狀況,并探究影響植物生長的環境因素。本文中設計的環境檢測系統可以將溫室內的環境狀況通過LCD顯示屏及時地顯示出來,如果環境超過規定的范圍,就會帶動自動報警裝置,并能夠自動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在本文設計并研究的溫棚環境控制系統中,利用光照傳感器BH1750FVI采集光照參數,利用數字式溫度傳感器DHT11采集溫度、濕度信息,然后傳給單片機,單片機將信息處理后轉變為數據傳給LCD1602顯示屏,從而將實際的環境信息在顯示屏上顯示出來。系統中默認的最低溫度為15 ℃,最高溫度為35 ℃;最低濕度為55%,最高濕度為75%。不同農作物在生長的不同階段需要的環境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實際的棚溫環境控制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擬定合理的環境控制范圍。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如果溫棚內的溫度小于15 ℃,系統就會自動開啟加熱燈補光增溫,以提高溫棚內的溫度;如果溫棚內的溫度大于35 ℃,系統就會通過濕風扇排氣,以降低溫棚內的溫度,從而達到自動控制的作用,濕度與溫度控制同理。
單片機芯片STC89C51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點,其主要功能有如下幾個方面:一般控制應用的8位單芯片;內部程式存儲器為4 KB;內部數據存儲器為128 B;外部程序存儲器可擴充至64 KB;32條雙向輸入輸出線,每條線都可以實現單獨控制;5個中斷向量源;兩組獨立的16位定時器;一個全雙工串行通信端口。
DHT11溫濕度采集模塊主要運用溫濕度傳感技術和數字采集技術,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卓越性和穩定性,是一款含有已校準數字信號輸出的溫濕度復合傳感器。
BH1750FVI光照強度采集模塊可以根據收集的光線強度數據來檢測環境,BH1750FVI是一種兩線式串行總線接口的集成電路,具有分辨率高的特點,并且可以應用于大范圍的光照強度變化檢測。
溫度顯示模塊采用字符型液晶顯示技術,主要用于顯示字母、數字、符號等數據。
本次研究設計的系統中有三個獨立按鍵,分別記為S1、S2、S3。S1表示菜單鍵,按第一次進入限定最高溫度輸入模式;按第二次進入限定最低溫度輸入模式;按第三次結束循環,返回當前溫度顯示。S2是溫度上調按鍵。S3為溫度下調按鍵,用于手動調節溫度。
本次設計中溫度設定在15~35 ℃之間,當溫度高于35 ℃時,單片機的控制信號是繼電器控制強電系統啟動強點降溫電路,以降低大棚內的氣溫;當溫度低于15 ℃時,單片機的信號控制繼電器啟動強電加熱電路,以提高大棚內的氣溫。
程序的主要流程如下:首先進行系統初始化,然后對大棚內的光照強度、溫度、濕度進行采集。其次觀察鍵盤信息是否已經輸入,如果已經輸入需要更新溫度上下限參數設定;如果沒有輸入就要進行數據的處理。數據處理的結果又分為兩部分,觀察收集的數據中溫度是否在規定范圍內,如果在規定的范圍內,重新進行光照強度、溫度、濕度等信息的收集;如果不在規定的范圍內,就自動啟動降溫或增溫模塊對大棚內的溫度進行調節。
本次系統由C語言編寫并調試,在調試的過程中,需要先設定大棚內的溫度在規定范圍內,這時排氣扇、熱光燈不工作。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大棚內溫度大于35 ℃時,報警器啟動報警裝置,排氣扇開始工作,直到大棚內的氣溫降到規定范圍內,排氣扇停止工作;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大棚內溫度低于15 ℃時,報警器同樣啟動報警裝置,熱光燈開始工作,直到大棚內溫度提升到規定范圍內,熱光燈停止工作。
針對中國農業溫棚自動控制系統的現狀,本文設計了性價比高的51單片機溫棚自動控制系統,但是該系統在光照強度、溫度、濕度等信息的收集過程中還存在不足之處,需要研究人員今后進行更深一步探索與研究。
[1]張浩華,趙小姝,于欣禾,等.基于Arduino的溫棚養殖環境監控系統[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4(4):454-458.
[2]韓淑芹.無線傳輸技術在鴨棚環境控制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2016(11):163-164.
[3]韓力英,楊宜菩,王楊,等.基于單片機的溫室大棚智能監控系統設計[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6,37(1):65-68,72.
[4]胡玲艷.溫室大棚作物生長環境智能測控系統[J].電子制作,2017(23):41-42,54.
[5]馬巧梅.基于52單片機的溫棚監測系統的設計[J].信息技術,2018(4):53-57.
[6]金洪吉,朱清龍.基于STC89C52單片機的溫度監控報警系統設計和仿真[J].價值工程,2016,35(5):133-134.
S625.3;TP273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7.024
2095-6835(2019)17-0056-02
余金永(1983—),男,河南南陽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智能控制及自動化。李玉琴(1983—),女,河南葉縣人,工程師,講師,研究方向為智能控制及自動化。
2018年度廣西城市職業大學科研項目“基于PLC控制的傳感器技術在溫棚自動化設備中的應用研究”(編號:GXCCKY2018A005)階段性成果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