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霞
電力電氣設備狀態檢修技術分析
黃淑霞
(施耐德電氣(廈門)開關設備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科技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有關電力的問題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中。人們對如何用、安全用、能負荷多少電器等方面的關注持續升溫,單純的電力檢修已經不足以跟上時代的步伐。整理了有關電力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配電系統,對其作用進行詳細解析,由此催生出更多檢測手法來幫助用戶自行監測家具設備的運行情況。探討了一種如何檢修電力電氣設備狀態的全新方法,延展討論了許多基本內容和作用,并分析配網狀態的檢修特點。
電力電氣;設備;配網;檢修
20世紀50年代,美國第一次提出由時間為基本進行定時維護和檢查,其為電力設備運行的基本法。多年的實踐使這種模式越來越成熟,也證明了這種方式足以滿足當時社會發展需求,比如這種模式減少了突發性事故,可以保證設備在控制范圍內運轉。可是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科技與時代都在進步,由此產生了更多不同的多樣化的電力電氣設備。
如何調整多元化的設備,如何調整至統一,如何調整電力參數等問題得不到解決,并且愈演愈烈。這也是為什么插座插頭頻繁失火、空調不制冷、電壓低等問題的關鍵。所以這種模式不能實時監控電力電氣設備,很可能會造成維修一部損壞電器時,維修過度使整棟樓都斷電。而中國經過長期不懈努力,終于有了一套狀態檢測體系。不僅節省了人力資源,還大大節省了成本,避免了上述情況的發生。
網絡幾乎已經進入每家每戶,規模相當龐大,與此同時運轉設備的數量與日俱增,用電量遠遠超出20世紀50年代的用電量。僅依靠傳統的美國模式,供電已經成為巨大問題,更別說它的可靠性和需要損耗的人力資源了。在創新與技術方面,國人一直擁有無與倫比的天賦技巧,在優秀的管理下不斷完善和修整,逐步突破固有模式;優化了狀態檢修過程的流暢性,規范了其流程,一步一步實現了有關配網和電力電氣設備等檢測的智能化。
由于配網狀態檢修還處于初期,且要打破固有模式的桎梏,整體而言還是非常復雜。但是依舊能降低維修成本、縮短停電時長、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它的諸多優點必將取代美國的定期檢修技術,成為各個國家的核心。
電氣設備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進步,這說明電氣設備業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電氣設備定期進行狀態檢修,有助于提高國家電網的穩定性。中國以往的一些電力企業會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對電氣設備進行定期維修,但是對于企業中的部分設備來說,維修只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對于提高設備的使用期限或者使用效率一點幫助都沒有,因此國家提出檢修策略,通過對電氣設備的狀態進行檢測,并針對檢測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維修,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是降低設備的維修成本,也有助于保證企業設備的持續工作效率。
對電力設備當前狀態進行檢修,主要利用當前電氣設備的使用參數與正常的設備參數進行對比,通過數據差異找出設備出現該狀態的問題,并判斷該如何維修;或者在設備未出現故障之前提前發現維修方向,相關維修人員有針對性地對設備進行維修,不僅提高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設備維修的運營成本。傳統的定期檢修需要大面積停止設備的運行,在斷電的基礎上對設備進行逐一維修,不僅浪費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也不能完全排除設備故障的發生可能。而對設備進行檢修,不需要斷電使設備停止運行,這不僅提高了企業設備的工作效率,對電力企業的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幫助。
狀態檢修分為三個方面:可靠性、狀態檢查、壽命預測。在保證安全可靠、不污染環境、節省經濟的基礎上,通過對電力電氣設備狀態的評估和風險的預測來決定檢修的方式,在人們安心使用的基礎上還可以省錢。
綜上所述,可以分為故障預報、開始診斷和狀態檢測三個步驟。對可能發生故障的天氣、時間、位置、設備應用程度等進行預估,以此作為決策的根本。診斷是根據其故障的特點,對設備采取相對應的措施[1]。如何檢測尤為重要,此項是為了消除隱患。對個別進行專門記錄、分類和風險評估,為以后的維修保養檢查檢測等提供參考。
有了狀態監測后,無論什么設備都可以完美聯系起來,匯報在一張圖表或者電腦中,輕松工作,單獨檢查檢修不浪費人力物力。即便是足不出戶的人也能簡單監控到一切設備的當前狀態,并且可以回溯它的歷史工作,看看有沒有出問題。不止如此,它還能觀測設備的未來狀況。當然也有個別設備例外,因為有的隱患本身無法用這種技術檢測到,但是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考慮到廣大用戶的體驗感受,本公司還可以聯系專門制作廠里的相關專業人員一起進行網上診查,決定相關問題如何修理、在哪修理、什么時間內修理最為合適等。
原理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復雜,主要是對設備進行逐一分析整合評估,測試其可靠性,預估可能出現的風險,早早提出解決方案,并且告知客戶此產品的合格使用期限。逐個分析后得出報告,再根據此設備當前的使用狀況,規劃檢修所需和未來需要檢查的期限,極大降低了設備故障率,也優化了設備的調度和管理。
根據對設備的逐一分析,整合評估的結果,把所有的風險考慮進去,及時應對。以此根據實際問題做出設備的規整修理計劃書,最后進行合理安排。本著該修就修,修就修好的基本原則,認真負責回饋用戶,讓用戶安心,是狀態檢修的唯一原則。
檢修時最為擔心的是費用問題。狀態不知道,原因也不明白,就胡亂開始檢修,整個過程怎么會不產生很多本就不該有的修理費用呢?不明就里,胡亂修理,稍有不慎就會把沒有問題的好設備好機器修出大問題大毛病,讓用戶得不償失。維修不夠更讓人害怕,因為電力電氣設備的使用空間和可靠安全都是在某一范圍內的,不符合要求的用法會引發一系列的電力事故,輕則傷人害己,重則整個地區的電力網絡完全癱瘓,發生重大事故。
定期檢修需要的人力物資太多,龐大的經濟開支都落在電力企業的經濟活動中,給企業本身也造成了巨大壓力,經濟效益受到沖擊就放不開手腳去做事。定期設備維護是一項長期持續且耗費經濟眾多的工程,在這方面花費太多多余開支,電力企業在各個領域中自然而然會失去競爭力,慢慢會寸步難行。
由于需要人力物理檢查維護,設備不得不停止一段時間的工作,這樣的設備使用效率明顯不如長期供應的設備。長此以往,一些原本沒問題的設備也會因為在檢修的時候出現突發狀況,出現本來沒有的故障。定期檢修中,設備開關的使用壽命和次數都會降低。根據中國大數據調查顯示,電力電氣設備停止工作的主要原因定期維護和檢查,竟然是全部停止運行時間的62%。
根據實際情況,對設備的問題進行勘探總結匯報整理,一步到位。逐一分析整合評測,有什么問題處理什么問題,沒有問題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規劃好。這樣做即便是突發事故,也能放心處理,讓設備及時回歸正常,不拖時間。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減少檢查時間和定時定期的維護修理,省掉不必要的開支,更有利于企業對電力電氣進行管理,及早形成一體化管理體制。
不過這是一項剛剛提出的新型技術,還不太成熟,需要大量實踐與多元化的理念融合,還需要很多高科技的技術手段來幫助檢測設備保持真實狀態。
綜上所述,伴隨中國科學發展的不斷進步,中國電力設備的發展也越來越好,從傳統的定期維修到現在的定期檢修,這不僅是質的飛躍,更是促進中國電力電氣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電力電氣設備狀態檢修技術作為改革開發的新技術,雖然已經初具規模,但是技術力量上還尚有欠缺,需要更多中國的高科技人才不斷研究和開發。當前無論是人才方面還是技術方面都需要不斷進步開發,并且不斷總結歷史問題,從根本上協助電力電氣設備的發展和創新。提高設備的壽命及安全使用次數并滿足中國對生產管理的基本需求,是在保障中國電網安全穩定發展的基礎上,提升各大電力企業的商業競爭力。各大電力企業依照中國的方針進行改革,緊跟國家發展步伐提高效益回饋社會,這是未來的趨勢,也是使他國爭相引進中國技術的關鍵。因此,對設備進行定期檢修必將替代傳統的定期維修模式,在設備出現故障前防患于未然,不僅可以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更可為中國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1]姜晗.關于電力電氣設備狀態檢修技術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7(17):115-116.
[2]于揚.電力電氣設備狀態檢修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16):238.
[3]樊國斌.電力電氣設備狀態檢修技術探析[J].中國標準化,2019(6):252-253.
TM507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7.058
2095-6835(2019)17-0125-02
黃淑霞(1981—),女,福建南安人,大專,工程師。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