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洪 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社區是國家和社會的接口,在社會轉型、經濟轉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新時代下,如何在社區建設已經取得的重大進步基礎上,進一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設更加美好的社區,值得我們思考。
社區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是社會空間與地理空間的有機統一體。社區是社會的縮影,社會中許多復雜的關系和各種問題都會通過社區集中反映出來。作為聯系黨、政府和群眾的紐帶,在新時代下美好社區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
第一,美好社區建設是滿足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總體小康的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了決勝階段,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越來越廣泛,對物質文化生活、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加美麗、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和智慧化的生活環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體現在社區建設上就是城鄉居民對美好社區的需要同社區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以來反復強調我們做任何工作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順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區朝著綠色社區、智慧社區、數字社區、平安社區、健康社區、和諧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社區這種美好社區方向發展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美好社區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勾畫出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壯美藍圖。改革開放40 年來,黨不斷深化對社會治理規律的認識,與時俱進加強和完善社會治理,使我國的社會建設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 ,非常重視和諧社會的建設,而社區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如果基層社區不和諧美好,出現各種問題,就可能會出現人心不齊、矛盾激化,影響社會穩定,取得的改革成果也會隨之丟失。因此構建和諧美好社區是進行社會建設的基石。
第一,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這是建設美好社區的組織保證。“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首先,在美好社區構建中要加強黨的建設向社區基層的延伸,不斷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突出思想引領,讓黨的旗幟在基層社區高高飄揚。其次,要健全社區黨的領導,完善黨的組織,定期認真開展黨組織活動。把社區內的在職黨員、外來勞動者黨員、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流動人口的黨員都組織起來,發揮他們在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和社區建設中模范帶頭作用、領導作用和凝聚作用。
第二,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首先,實事求是是我黨的優良作風。針對一些社區工作人員出現的不思進取、工作不實、急功近利、弄虛作假、脫離群眾等突出問題,要大興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之風,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好的工作作風,一切從社區實際出發,從居民對美好社區的需要出發,實事求是反映和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為民多謀利,為民多解憂。只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才能讓黨和政府與社區居民的心更近、關系更密切,匯集成建設美好社區的磅礴力量。
第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命運前途的根本力量。社區是城鄉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承載著自治和服務兩項主要功能。因此建設美好社區,首先必須從思想和理念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其次從制度上制定聯系基層服務群眾的制度,夯實群眾基礎。以服務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將居民的生活痛點作為建設起點,深入調查,定期走訪調研,傾聽居民呼聲,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暖心的為民項目,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真事、好事。
第四,構建社區共同體。社區人民是社區的主人,人民社區人民建,人民社區人民管,社區居民、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是美好社區建設的源頭活水,這也是推動基層協商民主的廣泛、多層和制度化發展的重要渠道。
首先,要利用互聯網,通過微博、微信和公眾號等信息化平臺進行廣泛宣傳,培養和提升居民的社區共同體意識,如公德意識、環保意識、平安意識等,并把這種意識外化為共同體行動。其次,要培養轄區內居民和單位的社區精神,樹立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我管理精神,調動他們參與社區各種公共事務和公共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把居民群眾凝聚在基層社區組織內,全程和全方位的參與到社區的治理中。如根據社區實際情況建立各種社區志愿者組織,真正實現社區的事情由社區居民“當家作主”,激發居民和單位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熱情。最后,社區是不同社會群體的聚集地,而各種社會群體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在調動積極性、參與性的過程中要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出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共同打造出“你伸手,我伸手,社區建設齊動手,一顆心兩顆心,建設社區一條心”的美好社區。
在黨的領導下,從頂層設計入手,美好社區建設必將邁進新時代,開啟新航程,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必將大大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必將得到更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