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茗飛 李強 梁偉東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高校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中的黨建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高職院校中的提升黨員素質和黨性修養就將成為一個重要課題,高職院校中黨課的目標是全面提高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素質能力,黨課是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性工作,是黨的組織生活的一種基本形式,上好黨課也是黨的“三會一課”制度的本質要求。目前高職院校黨員主力軍基本上都是“90 后”和“00 后”大學生,他們在思考方式、信息獲取、學習路徑、價值取向都有了新特點,受教育主體的新特點與學習的多樣化需求呼喚著高校黨課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革。
傳統的黨課教學以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講授,老師采用課堂講授黨課理論、國情教育、理想信念、黨的紀律等知識,這種方式可以將教學內容充分、深入、完整地表達出來,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模式注重教師的主導課堂作用,強調黨課知識的縱向傳遞。傳統方式的黨課教學在闡述黨的理論知識,提升學員理論素養,加強黨員的黨性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這種缺乏體驗式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90 后”和“00 后”富于鮮明個性的高職大學生的需求,可能會使他們產生厭學的情緒,必將影響學習的效果。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種網絡教學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呈現出來,慕課、微課等多種形式的網絡教學平臺已成為高職內涵建設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狀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具體有:課程表現形式大多是任務式的羅列,表現形式單一,缺乏創意性表現,只是達到了簡單的課堂反轉效果;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交流渠道不暢通,以至于學生學習的真實體驗性差,學生深層次性學習不夠,學生的整個學習周期缺乏思考,教師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績效缺乏有效評估。最終,學生在這種缺乏體驗式的網絡學習平臺上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虛擬現實技術(英文:Virtual Reality,縮寫VR),又稱靈境技術,虛擬現實具有一切人類所擁有的感知功能,比如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感知系統,它具有超強的仿真系統,真正實現了人機交互,使人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隨意操作并且得到環境最真實的反饋。虛擬現實根據體驗的角度不同可分為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構想性和自主性。
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創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由于傳統的體驗式黨課受成本和時間的限制,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充分的開展,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VR 虛擬現實可以使學習者以第一視角沉浸在真實的、互動性的體驗環境當中,這種參與式的、體驗式的學習方式可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知識點的記憶,改變了填鴨式的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豐富了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
2.3.1 虛擬真實的教學內容
黨課的教學內容理論性、概念性的內容比較多,高職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些抽象知識點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怎樣提高黨課的教學效果必將成為當前的一個研究課題。通過VR 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虛擬真實環境題材的黨課教學內容,讓每一節黨課都呈現于時代背景和人物特征,這種沉浸式在虛擬學習場景的互動學習方法有效的改變了抽象的、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讓學習者真正在體驗式的學習中獲得樂趣。
2.3.2 虛擬真實的學習環境
VR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構建虛擬逼真的課堂學習環境,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出學習者與學習內容場景、學習者與教師及學習者之間的交互式學習體驗場景, 使學生沉浸和互動在真實場景的課堂學習氛圍中。
隨著VR 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不斷發展,必將在推進現代教育教學改革、豐富網絡教學平臺資源、改善網絡教學環境、提高教育技術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VR 虛擬現實技術和體驗式黨課教學的深度融合也必將成為前黨建的重要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