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向艷 蒲偉華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本文作者通過學習“課程思政”相關材料,結合各兄弟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方面的經驗,認為實施課程思政,需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1.學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統(tǒng)籌謀劃。抓好課程思政,學校是主力軍,必須在黨委領導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高標準組織實施課程思政工作。全面認識和理解思政和文化課的辯證關系,統(tǒng)籌安排教學和實踐活動。
2.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的主體,必須加強自身的政治理論水平的提高,對思政課程有全面、充分和正確的認識,從而自覺地通過自己的行動,切實做好課程講授和思想引導工作。面對新生事物,對于教學中好的做法要毫不吝嗇地推廣,對工作中發(fā)現的問題也要及時向校方反映。
3.實施課程思政應該合理安排,一步一步推進。作為學校和老師,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最大限度做好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為出發(fā)點,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教授的方式、方法和具體實施計劃,在循序漸進中使學生逐步接受。
4.實施課程思政也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思想政治課程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區(qū)別地進行合理安排和設置。對于低年級學生,通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推動;對于高年級特別是大學生,要通過多方面的引導、創(chuàng)造條件等方式,在已經感興趣的基礎上,讓其自我發(fā)展和不斷擴大,比如組織具有政治特性的各個社團,定期不定期地開展思想政治方面的相關活動,等等。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高等學校各個專業(yè)的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通過該課程的教學,首先,學生應掌握計算機發(fā)展歷程、特點、發(fā)展趨勢與應用領域;掌握Word、Execl、PowerPoint、Access 等office 辦公軟件的靈活應用;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了解網絡拓撲結構、網絡設備及相關概念;掌握音視頻多媒體軟件的應用等知識;除此之外,學生在掌握課程內容的同時,也要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提高學生的四個意識,重塑工匠精神,增強學生就業(yè)信心等。
當前“課程思政”建設在我國高校仍處于探索階段,通過學習網上相關的課程思政材料,結合本人多年從教經驗,《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思政建設思路與舉措如下:
1.首先,充分挖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思政元素融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設計中。比如:《計算機應用基礎》就從“歷史文化、科技發(fā)展、理想信念、政治經濟、安全技術”五個方面著手,選擇案例和學習素材。如:把與十九大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及數據形成素材進行長文檔編輯、排版;把“大國工匠”中典型人物作為圖文混排的部分把一帶一路的信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等作為素材,進行PPT 設計制作;把《老師好》作為視頻音頻的編輯講解。這些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內容,在課堂上頻繁出現,必然會與學生的思想擦出新的火花。又比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包括了“法治”、“文明”,我們就可以將“國家網絡宣傳周”相關知識融入到“計算機網絡基礎”章節(jié)中,從而延伸出文明上網、遵紀守法,中國依法治國,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2.其次,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中。主要體現在制作課程思政PPT 中。在制作的PPT 的過程中,融入愛國思想教育的圖片和視頻,編輯相關文檔,排版設計時以當前的時事政治為主要內容,將我黨的執(zhí)政理念融入到當前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中。
3.最后,做好《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的教材建設。老師上好一門課程的關鍵還在于教材的選取,選取一部好的教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制作課件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都可以根據當代零零后大學生的學習、愛好以及思維習慣和模式,計劃編寫一本適合我校學生使用的、能夠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的教材。
綜合所述,高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更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最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