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娟 劉智國 張惠濤 呼洪強 石家莊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字:分組考核方式 實踐環節課程 實踐教學
傳統的考核方式中,學生只是應付知識點的考查,機械的對知識點進行記憶,這不能滿足實踐教學中考查知識點的應用能力的初衷。其次,在實踐環節中,傳統考核方式無法監督、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最后,學生只是以單一的學生身份被動的參加考核,不明白考核的具體能力要求和考核重點,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于傳統考核方式在專業性較強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們探索通過引入分組考核方式來解決其弊端。本文對我院實踐教學中分組考核方式進行了研究,較為詳盡地分析了分組考核方式中學生、評委等諸多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以指導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滿足考查學生對知識點應用能力的教學目的,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
在我院開展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分組考核方式浮現出了諸多問題。
首先,組員數量差異較大。分組中出現了由八名學生或者只有兩名學生組成的情況。由兩人組成的評委組給八名學生打分時,考核成績的隨機性較高,不能準確體現出學生的真實水平。這種分組不均衡現象影響了分組考核方式的公平性。
其次,同一層次的組員容易抱團。在分組時學生傾向于和自己水平相似的學生結組,技能水平沒有梯度的團隊,在協作完成作品時,不能形成“高帶低”的幫扶,組員感受不到組內各成員之間技能水平的差距,不利于激發技能水平低的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仍然是以學生的身份來進行評價,評價很隨意,往往會摻雜同學情感,因為關系好壞而出現加分或者減分的情況。同時,由于學生評委沒有明確的評分標準,無法做到全面的評價,這顯然降低了分組考核的標準,有失考核的公正性。
答辯評委由教師、企業、學生三方組成。答辯需要占用大塊的時間,而企業評委不同于教師和學生評委,他本身還有很多工作任務要完成,在工期較緊的情況下無法做到答辯和自身工作的兼顧,影響自身的工作進度。
教師、企業、學生這三方評委的角色不同,使得三方的評價標準差異較大。學生方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評分,對學生要求低,所以評價普遍偏高。而企業方評委對專業知識的實踐能力要求更高,答辯問題往往是真實項目中出現的技能應用問題,學生缺乏真實的項目經驗,知識點的應用能力差,因此企業方的評價普遍偏低。教師方的評價介于兩者之間。三方評價標準差異較大,導致答辯成績匯總時成績不太理想。
平時教學過程中文檔資料的收集難度較大,分組提交上來的文檔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文件格式損壞打不開、個別評委小組評價文檔缺失,甚至是缺少對被評價學生的評分等情況,這些情況都對考核的公平性和嚴謹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同時,由于上述各種各樣的問題的產生,可能會對同一份材料進行多次收集,大大增加了成績匯總的精力和時間成本。
另外,分組提交的結課報告質量不高。實踐環節中學生對專業技能比較看重,而對結課報告不夠重視,認為實踐環節的報告只是一種形式,內容泛泛,不能反映實踐課程中的真實學習情況和問題,以及真實的學習效果。
每組由5-7名專業技能水平有一定梯度的學生組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在學生分組時進行一定的把控,使各組學生的技能水平的梯度不能太大。同時,應避免高水平學生大包大攬,低水平學生坐享其成的現象出現,以充分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無論是任何范圍、任何級別的考核,均需要制定公平、客觀、嚴謹、詳盡的評分標準,以減少各組之間評分的隨意性和可能產生的差異性。評委小組從多維度討論評分標準,例如評分項需要包括被評分人的技能水平、被評分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被評分人對本組的貢獻度、被評分人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被評價人作為評委時的評審能力等。各組可自行對評分項進行再擴展。最終以各評委小組為單位,提交評分標準、各評分細項得分和被評分人的最終平均成績等評審材料。
答辯評委由一名教師、一名企業評委、兩名學生組成,評分比例為4:4:2。答辯時間可靈活安排,每人的答辯時長有限制。三方一起進行前序5 個學生的答辯,討論判定學生的整體水平后,以此為依據對后序學生進行評分。考核學生人數較多時,答辯模式可采用整組進行答辯的形式,或者在評委方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可將評委分為兩組或者三組,實行先統一進行前序幾個學生的答辯評分,確定好統一標準后再分組進行答辯的形式。這樣避免了評委們的評分標準差異太大,同時也大大降低答辯成本。
考核的總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包括平時考勤、課堂表現和平時作業三大項。期末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結課報告成績和答辯成績,結課報告成績和答辯成績一般來說可以按5:5 的比例,可根據實際考核情況做相應的調整。結課報告需要寫出實踐環節中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時間、具體學習內容、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及心得體會等。
分組考核方式中,學生以被考核者和考核者這兩種身份參與到考核中,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符合學校實踐環節考核的初衷。學生在考核別人的同時,也了解了考核重點和對被考核者的具體能力要求,客觀地評判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實際應用情況,這樣既督促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且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為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