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銅川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近年來我國電力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電路的機組容量也越來越大,電氣設備上的自動化功能也越來越完善。電氣控制體系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分別是分析判斷部分、受令部分和執行部分,這三個部分是相輔相成的,而且不同的控制系統之間的關系也可以是并列的、沒有明確劃分界限的,總體來說,就是功能相互交叉卻又有不同。電路又分為兩個部分,主回路和控制回路。
電路故障是指在一個完整的閉合電路中,把電源和電器的滋生故障排除掉,其他的一切能夠讓閉合電路無法正常運行的故障,電路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接電的方式、電路參數的匹配以及電接觸等。在對電路的檢修過程中,首先就可以從這三個高頻率故障著手。
電氣控制電路產生的故障一般來源于兩個方面,認為故障和自然故障,所以電路故障的檢修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把故障現場確定好,把故障進行分類,其次就是檢修人員根據自己的檢修經驗,對故障產生的具體原因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出故障發生的具體方位,將故障出現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然后就是對故障進行檢修了,運用一定的檢修方法找出故障的原因并根據具體原因解決排除故障。注意在檢修的過程中要做到精準快速,最后將此次檢修化作經驗,方便對下一次檢修作為參考并能夠更加快速的解決問題。
調查研究法就是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手摸等方式找出電路故障。眼看就是觀察接觸器、測溫儀表燈等指標性功能的現狀,然后對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和檢查,最終找出故障。耳聽就是聽儀器有沒有發出異常的聲響,如果有的話就要立即把電源切斷。鼻聞就是聞電路中有沒有發出燒焦的氣息。手摸就是用手感受線路的溫度看它是否有燒焦的跡象,以及電器的運行溫度是否正常,最終快速的確定出故障點。
根據控制電路的原理,對線路的各個部分進行詳細分析,按照電路控制的先后順序,一步步確定出故障發生的原因。這是一種圍繞著故障開展的一種排查方法,對縮短故障的范圍具有不錯的效果。邏輯分析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效果,它讓一個復雜的電路問題逐漸簡化,因而適用于對復雜電路故障的排除。
當檢查完所有的外部電路都沒有檢查出問題時,可以在不損壞電氣設備的基礎之上進行通電試驗,然后根據各部分的運行情況來找出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通電試驗的檢查范圍越小,就越能夠發現故障。
測量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不同的測量儀器和適合的測量方法來對故障的發生位置進行測量,然后根據數據測量的結果判斷出電路是否發生了故障。線路帶電和不帶電時,相關元件的參數能夠衡量設備是否絕緣的情況。而電阻法和電壓法是最為常用的測量方法,在采用這兩種方法檢測電路時,需要用到萬用表來進行電路中各項數據的測試,這樣既有效又安全。
除了以上四種常用的檢測方法以外還可以采用交換法、對比法以及短接法等等,在實際的電力排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故障依舊存在,則說明故障點確認不準確,需要進一步繼續排查,直到故障解決為止。
對于機械而言,電能就是機器運轉的血液,而電路就是血管。機械開關的作用就是讓電路發出指令,機械設備來執行指令,如果機械設備出現了故障,就算整個電路是正常的,設備也不會進行運轉。
在電路的檢修過程中,首先需要檢查的應該是各個外部元件是否正常,然后再對內部的控制電路進行檢查,這樣就能避免讓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
靜態測試就是在電路不通電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避免故障繼續擴大,先用電氣原理圖進行檢查,再利用觀察法和測量法進行檢查,而動態測試就是在電路通電的情況下進行測試。
發電廠內因為各個設備的運行情況和運行環境不同,電路發生的故障也不盡相同,所在故障的排查過程中,檢修人員要做到靈活運用,將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并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夠精準、快速的找出電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