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今年下半年以來,鋼鐵、煤炭、水泥等傳統周期板塊漲幅不大,甚至出現下跌;由于近期逆周期政策擾動,周期板塊暫時取代前期漲幅巨大的科技、消費股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從基金角度看,煤炭、鋼鐵、能源等主題基金近一周領漲。那么,因周期股異動而短期漲幅較大的基金是否值得投資者跟進呢?
受益于供需格局改善、價格回升及前期估值較低等多重因素,鋼鐵、煤炭等傳統周期性板塊近期迎來短暫表現。
11月以來,焦炭、螺紋鋼等工業品價格也出現觸底反彈,水泥價格更是從8月以來就開始持續走強。另外,支持周期行情的“宏觀邏輯”也不少,例如基建等逆周期政策發力在即等。
但“躁動”并未持續很久。實際上,在周期板塊躁動期間,兩市成交量也未有效放大,短暫行情還是存量博弈下的風格輪動。臨近年末,機構對前期漲幅較大的板塊追漲動力不足,稍有風吹草動,資金就有可能從這些板塊中撤出。從近一周基金的表現看,似乎也并未有主動權益類公募加入周期的短期行情。近一周業績領先的產品主要是富國中證煤炭、中融國證鋼鐵等被動跟蹤指數的產品,主動權益類產品中業績較好的僅有華泰柏瑞多策略等少數幾只。
實際上,跟蹤資源品的公募長期表現不佳,例如中融國證鋼鐵年內微幅下跌0.46%,成立以來下跌64.84%,有色、煤炭等主題基金基本也遭遇類似的窘境。有意思的是,近期有所表現的華泰柏瑞多策略是今年極少數長期配置周期概念的主動基金,并且基金在周期板塊中有明顯的擇時操作:一季度基金重倉化工、地產、煤炭等行業,取得一定浮盈后調入中國鐵建、中國建筑、徐工機械等基建相關板塊,此后又逐漸增加地產板塊的權重。可以看出,基金的調倉換股基于的還是估值回歸的邏輯,周期性板塊長期存在著過度悲觀預期,所以基金主要選擇了大盤國企以及相對估值較低的品種配置。
與價格相關的周期性行業,包括鋼鐵、煤炭、化工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由于供給側改革經歷了一個去庫存周期,公募對周期板塊的配置力度逐漸減少,主動權益基金對鋼鐵、有色、采掘的行業配置比例均不足1%。
周期整體低配的原因可能由于大量落后的產能被淘汰,產能日益集中到少數行業大企業,從而引起供需關系的變化,進而影響到價格。雖然從財報上看,周期板塊業績有了很大改觀,但是公募機構選擇配置的還是周期板塊的龍頭公司,例如海螺水泥。
除了建材板塊,化工和機械也有類似的現象,公募對兩個行業配置力度同樣不高,不過三一重工、萬華化學等行業龍頭也分別進入221只和139只基金的重倉股名單,今年以來龍頭個股相比板塊也出現明顯超額收益,三一重工和萬華化學分別上漲82.06%和83.49%。
而煤炭則完全相反,煤炭目前所處階段,是行業景氣周期的長期低點,煤價長期承壓。同時考慮到公募機構對光伏、風電及其他新能源股票的偏好,也擠壓到了煤炭相關股票的配置力度。實際上,也僅有少數資源、商品類主題基金以及指數增強基金參與了煤炭股,持倉較多的陜西煤業和兗州煤業的持有基金只數也僅分別為31只和20只。
從公募基金配置動向上看,機構低配周期并不是看空行情,推動周期股獲益的因素也不僅是需求、價格,公司經營情況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此時,主動管理基金行業輪動以及個股篩選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以華寶資源優選為例,基金年初增加了錫業股份、露天煤業等采掘、小金屬板塊的配置力度,獲得不錯效果,在及時止盈之后,三季度增加了有色、電氣設備等板塊配置,適度降低了采掘、化工等配置比重。
整體來看,雖然有短期價格上漲的提振,但在下游需求相對穩定、盈利難以短期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周期股的短期上漲更多是大幅殺跌后的估值修復。考慮到板塊屬性不同,如果投資者對于某一個特定資源型行業的周期波動規律有非常深的了解,可以適當配置對應行業指數基金博取反彈收益。但是對于多數投資者,具備行業調整能力、主要布局周期龍頭的主動基金可能更加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