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輝
受板塊輪動及谷歌云游戲平臺Stadia上線催化,游戲股近期成為市場新寵,例如三七互娛、完美世界和吉比特等龍頭公司,過去兩周漲幅一度超過20%。隨著股價上漲,市場上為云游戲“搖旗吶喊”的聲音也逐漸增多,多家機構紛紛發布研報表示5G時代來臨,游戲行業即將困境反轉,實際情況當真如此嗎?
我們不能任由機構的鼓吹和市場資金的追捧,就盲目為云游戲板塊“買單”。過去兩年除了有監管因素外,游戲行業的困境更根本的地方在于4G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口紅利的殆盡。事實上,在關于云游戲是否是未來趨勢的命題上,產業界目前還沒有明確定論。
云游戲的概念誕生十多年來,仍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噱頭多過實質”。它所幫助游戲玩家節省的硬件開銷,無法覆蓋服務端計算及網絡端傳輸帶來的成本增加,而且這么多年來云游戲都還難以流暢高效地運行,即便是最新發布的Stadia,依然還是毀譽參半。
與此同時,鑒于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大多已能流暢運行王者榮耀、陰陽師、吃雞、夢幻西游等主流游戲,云游戲再去做這類產品的云化無疑是畫蛇添足,因此包括Stadia在內的云游戲平臺都指向了較為消耗終端資源的3A大作,但這類游戲往往過于硬核,即便5G成熟后解決了體驗不佳的問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3A大作平民化能帶來多大的用戶增量,目前來看還是個問號。
就算云游戲未來真火起來了,A股的游戲公司能大幅受益嗎?答案還真未必。
一方面,由于游戲運算和實時渲染都在云端完成,終端顯示的畫面實際上是高清視頻回放,有短視頻制作經驗的朋友就會了解,視頻渲染實際上需要很大的硬件開銷,所以云游戲對服務器硬件環境會有比較高的要求,研發商不得不和云計算扯上關系。
考慮到目前云計算大佬阿里云今年以來都虧了5個億,游戲公司的體量絕大多數是無法自建云計算的,所以目前發力云游戲的大多數都是云計算供應商,包括Google的Stadia、NVIDIA的Geforce Now,以及微軟的xCloud。從這個角度講,騰訊云和阿里云才會是云游戲爆發最直接的受益者,尤其是目前已經在泛娛樂領域有所建樹的騰訊云。
另一方面,即便不考慮云游戲成本增加帶來的利潤侵蝕,單純從開發能力看,A股一眾游戲企業,尚有不少還停留在依靠大規模買量來維持流水的“低附加值”階段,這種運營思路在3A大作面前一定是不堪一擊的,而且這么多年來推出過幾款爆款的游戲企業加起來也不超過3家。如此羸弱的開發能力,云游戲時代的到來反而可能會加速它們的消亡。
比起云游戲,5G下更現實的技術路線反而是TMT上一輪炒作的熱點VR/AR。由于全場景的關系,VR/AR游戲所需要的數據傳輸量很可能是過往3D游戲的10倍以上。某種程度上來說,5G的到來的確能解決傳輸上的問題。但與云游戲所不同的是,產業界對VR/AR的大趨勢并沒有太多的分歧,一旦解決了產品的續航、算力問題,VR/AR可能就能從空中樓閣進入爆發期。
隨著時間推移,相信這些技術難關都會得到攻克,那么會有哪些游戲公司能實現突圍呢?這個問題其實在2013-2015年端游轉手游的過程中就有了答案:大概率會是那些擁有成熟IP的企業。
從目前游戲付費榜的趨勢就能看出,市場上大火的手游大多都是早年端游的移動版本,王者榮耀、夢幻西游、完美世界等均是如此,就算是異軍突起的吃雞手游,其實也是端游的移動化版本。因此,如果VR/AR能夠火起來,大概率我們看到的仍會是王者榮耀、陰陽師、夢幻西游等游戲的VR/AR版本。
從這個邏輯來看,毫無疑問最完美的還是手握眾多IP的騰訊控股,大到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小到QQ飛車、QQ炫舞,任何一家游戲公司在騰訊游戲的產品矩陣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目前騰訊游戲的戰略目標,是從全世界最大的游戲公司,轉變為全世界最強、最好的游戲公司,取得跨平臺、跨地域、跨品類的成功,相信隨著這個戰略的推進,騰訊仍將不斷登上新臺階。
當然,我們A股游戲公司中,也不乏擁有一兩個IP的小而美企業,像完美世界(完美世界、神雕俠侶、誅仙)、吉比特(問道)、三七互娛(永恒紀元)等。在5G游戲真正起來的時候,這些小而美的游戲公司可能也會出現一定的業績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