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王艷紅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系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企業與學校在技術師資、教學就業、培訓科研等方面全方位合作。自從教育部2016年增補了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以下簡稱大數據專業)以來,全國很多高職院校相繼開設了大數據專業,由于該專業開設時間短、相關積累少,大部分院校還處于邊建設邊摸索階段,普遍面臨著師資短缺、課程體系不完善、缺少實訓基地、學生就業質量低等一系列的問題。
目前,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正大力推進大數據專業建設,在建設過程中尤其看重校企合作對我校師資、課程體系、實訓環境、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帶動作用。本文重點闡述了近兩年學院大數據專業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把一些校企合作好的想法(案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同行專業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1 合作背景
阿里巴巴集團擬在華東地區啟動阿里巴巴數據中心華東培訓學院項目,利用自身運營經驗發掘和培養華東地區優秀人才。同時,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也處于產業轉型階段,未來幾年內要建成國家級數據中心,建成華東地區重要信息港。到2020年,數據中心建設發展要實現10萬個機柜建設、完成投入300億元以上,其中阿里巴巴已占開發區數據中心的半壁江山。
學院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為地方經濟服務,開發區大數據中心即將投入運營,目前面臨運維人才大量短缺的問題,與阿里合作培養數據中心運維人員是解決目前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徑。
2.2 合作模式
通過加強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專業師資力量和阿里巴巴全球領先的運營技術能力,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打造校企合作新的典范。阿里數據中心培訓學院提供為期9個月的理論+實訓+崗前培訓,即“3+3+3”模式,體系化的提升學生基礎素質,快速適應數據中心行業用人需求。具體合作思路如下:
(1)利用我院的師資力量和阿里巴巴集團的技術實力聯合辦班,共同推動數據中心產業的快速發展。
(2)由阿里巴巴講師團隊對學院教師培訓后,由院校內教師對學生進行授課,快速提升學院師資能力。
(3)培訓合格獲得阿里認證的學員,由阿里統一推薦安排工作,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渠道。
3.1 合作背景
學院大數據專業剛剛開設不久,專業團隊也很年輕,實驗實訓室建設幾乎是從零開始,專業內涵建設的步伐刻不容緩,校企合作就是一條快速提升專業內涵的捷徑。華為作為一家通信領域的世界知名企業,擁有非常強大的科研和培訓團隊,同時他們也在不斷推進自己的生態系統建設。本著“產教融合、優勢互補、形式多樣、注重實效、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雙方團隊深度融合,以專業共建的方式雙方訂制了“146”校企合作方案,將學院信息類相關專業建設成為全國一流專業,擁有一流設施與環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實訓基地,更好服務學院師生、本地區與全社會,最終建成集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和社會培訓為一體的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其中以共建大數據專業為突破口,最終延伸到學院信息類其他專業。
3.2 合作模式
3.2.1 合作框架
華為為學院訂制的“146”合作模式內涵為:1個根基,4項內容,6大目標,如圖3.1所示。
1個根基:引進華為人才培養體系與生態體系為一個根基。
4項內容:綜合實訓基地、專業建設、師資培養、創新平臺為四項內容。
6大目標:打造國內一流專業,打造一流實訓基地,打造一流師資團隊,實現一流學生培養,建成一流雙創文化,實現一流產業對接。
3.2.2 可訂制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不僅是體現在人才培養和教學方面,而是校企多層次合作、多方位互動、互利共贏的深度融合[2]。學院與華為聯合成立“華為ICT學院”,全面開展校企合作,包括師資培養、課程體系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學生考證、對外培訓等多方面。
(1)靈活的師資培養模式
a混編管理。由華為講師與高校教師組成混編師資團隊,由雙方講師共同承擔合作項目的教學工作。
b技術培養。寒暑假在華為全球培訓中心(杭州),為學院開設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專班培訓,幫助學院教師掌握華為最新核心技術。
c頂崗培養。通過華為一個產品的中級課程認證,通過上崗答辯,能勝任該項產品員工、合作方以及客戶培訓的授課任務。
(2)建設一流的綜合實訓基地
以大數據專業實訓平臺建設為突破口,分期投入建設學院新一代信息技術綜合實訓基地,更好服務學院師生、本地區以及全社會。
(3)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體系
華為與學院在校內成立理事會、專業指導委員會,共同探討、制定并持續改進專業課程體系。
(4)促進學生就業
華為ICT人才聯盟雙選會搭建起ICT領域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橋梁,精確匹配人才供給雙方的需求,為華為ICT學院的畢業生及華為認證人士提供就業指導,為華為合作伙伴輸出優秀人才。
(5)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通過校企合作,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改革的突破口,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潛力的高技術技能人才。同時,在本專業教學資源和數字資源不斷滾動建設和提升的基礎上,提煉出資源建設的模式和路徑,提供對外教學資源制作服務。
上面分享的只是學院大數據專業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每個學校有各自的特點,應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學校專業發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對于阿里的“3+3+3”校企合作模式,需要有特定的產業背景,并且是在產業建設初期缺乏大量的數據中心運維人才情況下可以采用的比較合適的校企合作模式。“華為146”校企合作模式一大亮點是“可訂制”性,針對本專業建設中的一些短板,學校可向合作企業訂購一些服務,讓學校專業建設真正走上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