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懿 吳江區交通運輸局
交通是引領性、戰略性產業,本質上更是基礎性、服務型行業,對經濟、產業、城鎮的發展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吳江區作為蘇州市區的南部花園,身處一帶一路交匯點、長三角的黃金腹地,背靠江蘇,與浙江、上海相鄰,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隨著加快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蘇南現代化示范區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持續推進,吳江接受長三角核心城市輻射、承接產業轉移和配置優勢更強。謀劃新時代下吳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更好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迫在眉睫。
1.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交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地方黨委政府和區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區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發展成效,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1)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服務能力穩步增強
吳江境內全面完成“1、3、3、1”(10分鐘上高速、30分鐘到市區、30分鐘離境、1 刻鐘鎮到村)交通建設目標,形成了連接滬、蘇、錫、嘉、湖等長三角城區的一小時公路交通圈。軌道鐵路工作有序進行。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吳江段建成通車,形成吳江區與蘇州各城區無縫對接的軌道交通格局;同時積極開展 S3、S6 號線方案研究,參與兩條城際高鐵滬蘇湖、通蘇嘉的前期規劃工作。航道港口升級擴能。完成蘇南運河三級航道(京杭運河)整治工程,有序推進蘇申外港線三級航道整治工程等航道重點工程前期工作,初步形成干支相通、層次分明、通江入湖、連城達港的內河航道網絡。
(2)客貨運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客運方面,吳江大力推進全區城市客運重點工程建設,客運網絡布局不斷優化、場站配套加快推進,同時創新推行“游運一體化”服務模式,進一步保障提升群眾出行的民生服務能力。貨運方面,貨運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農村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配送范圍已經覆蓋縣、鎮、村三級,并向蘇州大市范圍延伸,輻射江浙滬地區,基本建立農副產品的配送網絡。
(3)行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持續深化綜合執法改革,實現執法力量下沉和片區化的均衡分布;制定出臺本系統法律顧問制度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完成權力事項的調整和清理,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行政服務效能持續優化,推行創新服務舉措,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基本形成了“一個中心+四個平臺”的交通信息化體系;建設完成吳江大道智慧公路和第一條智慧航道(京杭運河吳江段)。
2.存在問題
雖然吳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建設交通強省先行區、高質量發展要求、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的需求相比,吳江交通運輸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一是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總體來說,吳江交通運輸仍主要依靠公路,內河航道等級偏低,鐵路、航空運輸方式仍為空白,運力結構不夠合理。二是綜合運輸比較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吳江公路網絡發達,但受鐵路、航道發展制約,貨運組織方式比較單一,大多數都是整車貨運或零擔貨運,境內缺乏大型集裝箱水運碼頭和鐵路樞紐站,難以發展公水聯運、公鐵聯運等多式聯運的先進運輸方式,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運輸發展自身規律的雙重要求下,吳江迫切需要加快速度向各種交通方式互聯互通、協調發展,能力擴張與質量提升并進,全面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邁進。三是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要素保障亟待提升。受到資金、土地、環保等因素制約,部分重大交通項目前期推進緩慢。地方資金籌措難度加大,交通運輸領域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減弱。
1.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要求交通運輸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隨著我國對外貿易逐步轉變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并重,與亞太、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迅速,運輸需求進一步增加;貿易出口中高技術產業比重上升明顯,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比較優勢下降,技術密集型產業出口比較優勢逐年上升,產業層次在提升;同時,“海淘”等新消費模式的出現,也將推動產品進口運輸需求增長,另外,在國際國內市場共同發展的情況下,對產品如何在國內高效、低成本運輸將更加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
2.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求交通運輸在更高水平上給予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要求交通運輸從“有沒有”轉為“好不好”,提供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高效率的交通運輸服務,交通運輸要進一步解決在城鄉間、區域間、運輸方式間、新舊業態間、軟硬實力間、建管養運間存在不平衡的問題。這要求進一步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交通支撐引領作用,推動交通行業可持續發展。
3.區域融合發展對綜合交通互聯互通、協同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加快,大城市對周邊地區融合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使吳江接受核心城市輻射、承接產業轉移和配套優勢更強;隨著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區域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協作進一步深化,區域內的城市,特別是一些核心區城市,在產業對外合作、轉移、延伸等方面的機遇也將大大增加;上海自貿區及自貿區擴區建設的推進,上海更加重視區域聯動發展;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吳江未來需全面對接蘇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承接蘇州發展的輻射,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拓展放大、帶動效應將逐步顯現。因此,吳江應加快提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以提高主要通道運輸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銜接,融入區域發展,實現自身功能提升。
4.交通強國、交通強省等戰略要求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50)》提出了未來30年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總體要求、規劃目標、規模結構、布局方案和保障措施,為交通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省級層面,江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重點實現“六個高質量”。婁勤儉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其中最核心的是創新驅動,最主要的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最迫切的是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吳政隆省長強調應搶抓多重國家戰略在江蘇疊加的機遇,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建設交通強國貢獻力量。建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形成布局完善、互聯互通、綠色智能、耐久可靠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體系以及安全便捷、優質高效、綠色智能、一體暢聯的運輸服務體系成為新時期吳江交通發展的新方向。
1.發展定位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發展理念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構建“設施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合作、服務共享共贏”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交通基礎性、服務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把區位優勢轉化為交通優勢、提升為競爭優勢,助力吳江在長三角一體化規劃中獲取更多資源要素、體現更多吳江元素,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城市能級提升。
2.發展目標
形成功能適應、服務優質的吳江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總體形成,對外運輸大通道、城際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網高效聯通,以現代化樞紐為載體的銜接換乘換裝網絡基本建成。運輸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實現吳江與蘇州市中心半小時、與上海市中心1小時客運服務,現代化多式聯運與城鄉物流配送效率顯著提升,信息服務基本實現共享共用。發展機制更加完善,吳江、青浦、嘉善協同共建機制更加健全,城際軌道一體化運營管理機制取得突破,民航、港口一體化協同發展取得更大進展,運輸市場一體化運行更為有效,形成交通一體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長三角樣板”。
1.提高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水平
加強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推進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進度,開工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建成集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城市公交、出租、虛擬空港、旅游集散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推動吳江快速路網體系建設,打造融入蘇州、接軌上海、對接浙江的快速通道。進一步推進高速骨干路網完善工程,配合開展蘇震桃高速前期工作。配合省市交通主管部門加快推進兩條鐵路前期工作,實現吳江高鐵“零”的突破。
加強基礎設施管養。深化“暢安舒美”路網建設,提升公路路網管理、信息服務和應急保暢的能力與水平。國省干線、縣道 MQI值確保不下降,優良路率穩步提升。
2.繼續提升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
持續完善公交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統籌城市公交、市鎮班線和鎮村公交協調發展,健全完善農村客運體系,在農村公交“村村通”基礎上,增加線網覆蓋率,全區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保持 5A 級。持續提高公交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全面提升城鄉二級公交服務能力。
提升運輸服務保障能力。繼續推進貨運企業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支持冷鏈運輸發展,鼓勵創新“互聯網+貨運”新業態。推進物流站場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城、鎮、村的三級農村物流網絡。推廣貨運班線、客運班車代運郵件等農村物流組織模式。不斷優化運力結構,推進運輸裝備提檔升級。繼續推廣智慧駕培模式,擴大“第三方資金托管”和“先學后付”實施范圍。在駕培行業全面開展安全文明素質教育“五個一”活動。
3.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治理能力
穩步推進法治交通建設。繼續全面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工作。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全面簽訂《執法委托書》《依法行政目標責任書》。嚴格督促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提高重大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和科學性,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制度作用。強化對一線執法的綜合指導和現場監督。建設統一的移動綜合執法平臺,提高現場監管能力。
扎實推進平安交通建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推進雙重預防機制在交通運輸全行業的落地實施。在重點領域率先實施安全執法,保持安全監管高壓態勢。強化隱患治理,實現常態化、全員化和實效化。充分發揮第三方監督檢查機制,確保重大事故隱患整改“五到位”,嚴格實行閉環管理。提高安全應急水平。推廣應用“兩客一危”車輛主動安全技術。建立健全危險貨物碼頭分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紅黃牌制度。積極穩妥推進吳江區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并建立巡游出租汽車的運價動態調整機制。
吳江交通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為吳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提供基礎支撐,形勢研判可以為未來交通發展厘清方向。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發展理念,通過提高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水平、繼續提升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治理能力,形成“設施互聯互通、管理協同合作、服務共享共贏”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支撐吳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城市能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