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
(貴州省水利科學研究院,貴陽5500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涉河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城市中,這些涉河建筑占用河道岸線必然會對城市防洪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科學、客觀地評價涉河建筑對城市防洪的影響并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是當前經濟建設決策的必然要求。
東門橋旅游碼頭位于恩施市主城區東門橋左岸上游250m 處。碼頭前沿線布置于403.0~404.0m 等高線附近,不占用主航道。碼頭斜坡采用實體斜坡道形式,客運船舶利用斜坡道外側擋墻停靠。坡道投影長度88.0m,寬6.0m,斜坡底高程為407.00m,坡頂高程為415.00m,中間于高程為409.00m 和412.00m 處設置長24.0m 的兩級休息平臺,各級斜坡道之間通坡比為1∶4 的踏步銜接。高程407.00m 處設置有長42.9m,寬16.0m 的親水平臺。
評價碼頭位于東門鋼板壩庫區內,根據GB 50139—2014《內河通航標準》,所在河段航道規劃等級為Ⅳ級,碼頭處的設計防洪標準取10 年一遇。
清江地處湖北省的西南部,發源于湖北省利川市東北的齊岳山,自西向東流經利川、恩施、建始、巴東、長陽,于宜都市注入長江,全長423km,天然落差1430m,流域面積17 000km2。本碼頭位于清江上游恩施城區東門橋河段,控制流域面積2996km2。
東門鋼板壩位于東門橋碼頭下游460m,翻板壩導沙坎頂部高程401.0m,中部液壓翻板壩長66.6m,枯水期立壩擋水,壅高水位,洪水期坍壩行洪;液壓翻板壩底板頂部高程400.2m,立壩時壩頂高程406.7m。另經調查,碼頭建設雍水范圍內有清江大橋1 座,橋長110m,橋面寬20m,梁底高程417.10m。
工程河段設計洪峰流量按照《恩施市城市防洪規劃》(2030 年)中的成果:工程河段天然洪峰流量為2590m3,防洪規劃充分考慮姚家平水庫和大龍潭水庫的聯合調度作用,以保證恩施城區在遭遇50 年一遇洪水時,仍能維持2500m3/s 的河道安全泄量。因此,評價河段洪峰流量確定為2500m3/s。
3.2.1 水位流量關系
本碼頭下游460m 處為東門橋鋼板壩,選取該鋼板壩為水面線起算斷面。鋼板壩過水時泄流能力按駝峰堰計算:

式中,Q為過堰流量;σc為側收縮系數,取1.0;σs為淹沒系數,根據下游水深,由《水力計算手冊》表3-2-8 查對應數據;m為流量系數,按《水力計算手冊》公式3-3-10 計算;b為溢流段長度;g為重力加速度;H0為計入行進水頭的上游堰上水頭,H0=H+V2/2/g(V為行近流速,m/s;H為堰上水頭,m)。
東門橋下游鋼板壩水位流量關系如表1 所示。

表1 東門橋下游鋼板壩水位流量關系表
3.2.2 過水面積變化
通過量算,在遭遇2500m3洪峰時,東門橋碼頭建設前過水面積為901m2,建設后過水面積為837m2,過水面積減小64m2,過水斷面縮窄率為7.1%。
3.2.3 水面線推算
經過實地踏勘和參照地區參數,清江主河床糙率取0.037,兩岸邊灘糙率均取0.05,計算公式為恒定非均勻流公式:

式中,Z2、Z1為上、下游斷面水位;V1、V2為上、下游斷面平均流速;α1、α2為上、下游斷面的動能修正系數;hf為沿程水頭損失;hj為局部水頭損失。碼頭建設前后的水面線成果如表2 所示。

表2 水面線計算成果表
根據GB 50139—2014《內河通航標準》,擬建碼頭處的設計高水位的計算標準取洪水重現期10 年一遇,符合行業內防洪標準及規范要求。
東門橋碼頭建設后,洪水位與建設前情況相比有所抬升,遭遇Qp=2500m3/s 洪峰流量時抬高幅度為0~0.14m。由此可以看出,本碼頭建設后比建前過水斷面有所減小,過水斷面縮窄率為7.1%,導致碼頭建設后上游水位有小幅度上升。
工程河段清江兩岸為防洪擋墻,其上部為親水走廊和公路,項目建設后導致水位抬高對現有防洪堤防洪能力一定影響,鑒于恩施城區防洪體系達到安全泄量2500m3/s 還有一個逐步的過程,建議后期對受本項目影響的防洪堤段進行適當加高。
項目建設后,對河道產生的壅水影在清江大橋處已經達到尖滅點,不會對清江大橋防洪能力產生影響。東門橋碼頭斜坡道坡頂平臺設計標高為415.00m,高于設計洪水高程414.00m。因此,洪水淹沒不會影響碼頭陸域建筑。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碼頭所在河段航道規劃等級為Ⅳ級,碼頭處的防洪標準取10 年一遇,分析采用河道安全泄量2500m3/s 作為評價洪峰流量是符合恩施城區防洪規劃的。
2)碼頭建設后與建前相比過水斷面縮窄率為7.1%,建設后洪水位與建設前情況相比有小幅度抬升,遭遇2500m3/s 洪峰流量時抬高幅度為0~0.14m。
3)項目建設后,對現有防洪堤防洪能力輕微影響,建議后期對受影響的防洪堤段進行適當加高;本項目建設不會對清江大橋防洪能力產生影響。
4)本工程建成后,能滿足工程自身防洪安全。
通過綜合分析,對本工程是建議為:
1)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減輕工程建設對洪水的影響;
2)碼頭實施過程中需進一步加強河段防洪安全管理,設置必要的警示標志;
3)開挖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對沿線護岸工程安全穩定的影響,且不擾動基礎;施工過程盡量避免對沿線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嚴格控制河道開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