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瑞
(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太原030000)
在現階段所使用的新技術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作為房屋建筑中的主要施工技術之一,具有非常多的優勢,不僅可以保障施工質量,而且是一種綠色施工工藝,因此,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是建筑行業在新發展時期下的產物,不僅符合目前對環境保護相關政策的要求,而且對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也起到了決策性的作用。裝配式建筑一般指的是將工廠生產好的預制部件運送到施工現場,而后進行安裝和配置的一種建筑,無論是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還是木結構、鋼結構,均被稱作為裝配式建筑。
房屋建筑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都是在工廠預制的,這些部件運送到施工現場后,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施工設計圖直接進行安裝施工,省去了很多中間步驟,全面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除此之外,進行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時,可以同時進行其他多個施工內容,比如,可以同時進行保溫材料的粘貼和外墻裝修等工藝,從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是一種綠色施工工藝,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減少施工現場的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減少對環境以及人們正常生活的影響,不僅與國家的綠色建筑發展趨勢相符合,而且能夠全面滿足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要求,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房屋建筑行業的發展。
采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進行施工,可以降低施工企業的施工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促進企業的發展。對于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其使用的預制部件均是在工廠生產的,均為半成品或成品,將這些施工部件統一運輸到施工現場后,只需要施工人員根據圖紙完成安裝即可,不僅降低了施工難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施工人員專業能力的要求,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在施工現場中,通常采用機械化的操作方式完成施工,降低了人力、財力的費用支出,有效地減少了企業的施工成本[1]。
對于NPC(新型混凝土預制裝配技術)施工技術體系,其主要指的是在豎向位置的剪力墻、填充墻等部件均使用全預制的形式進行施工,且水平板、梁等部件均采用疊合的形式進行施工。彼此相鄰的2 個部件則通過自上而下的預留插筋進行連接,上端的預留部件主要通過金屬錨固管道實現鋼筋連接,具體如圖1 所示。在水平位置,應采用現澆混凝土的方式進行連接;豎向部件均通過豎向構件的預留插筋深入板、梁等結構的疊合位置進行相互連接[2],再利用現澆帶連接帶、鋼筋錨接頭和疊合先澆的方式實現豎向部件與水平方向部件的連接。

圖1 鋼筋錨搭接
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中的NPC 技術體系已經比較成熟,其結構水平方向的部件與豎向部件分別采用了疊合方式與全預制方式,能夠有效減少現澆梁的使用,裝配率高達90%。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無法保障灌漿質量,所以,需要對該技術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改進,確保結構的安全性。
PC(混凝土預制件)技術是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中的一種主要施工方式。該施工技術的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預制的結構主要包括樓梯、空調板以及填充墻等。在PC 施工技術中,可以對不同材料之間的連接程度進行更好的控制,以減少施工縫隙,使不同材料之間的黏結更加緊密,從而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各項性能。該技術的預制部件,大多在工廠內預制完成,可以使現場施工更加快捷、方便,且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對施工現場周圍環境的污染。同時,采用PC 施工技術也能夠減少工程量,進而降低混凝土結構強度形成以及養護需要的時間。
PCF(預制構件外墻模)技術主要指的是半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該施工技術的目的是解決房屋建筑疊合樓板預制結構和混凝土剪力墻外墻結構的相關問題。采用PCF 技術施工過程不需要在外圍建立模板與手腳架,從而減少模板部分的成本的支出。
如今,由于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房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設計也得到了創新與優化,并正在朝向更加模數化與標準化的方法發展,提高了墻體的隔熱、保溫以及防滲漏等性能。在不斷優化設計的基礎上,創新施工方法與工藝,進而全面提高對施工資源和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充分發揮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作用與價值,使其能夠更好地為建筑工程的順利開展服務。
綜上所述,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較多的應用優勢,所以,應對該技術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對各種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并具體落實優化措施,進一步提高裝配式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