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在中國,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長期飲酒也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此外,膽汁淤積、免疫紊亂、嚴重右心衰竭、代謝障礙、脂肪肝、血吸蟲等均可引起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能沒有明顯癥狀。肝硬化后期,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是主要表現。而到了晚期,會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癌變等各種并發癥,可以說每一種并發癥都可能致命。所以,肝硬化本身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肝硬化的并發癥,特別是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
不少患者和家屬都深有體會。有一位患者家屬表示:其實真正危害其父親生命的并不是肝癌,而是肝硬化的并發癥。2016年11月,其父親因吃東西太硬劃破了消化道,吃完飯后沒幾個小時身體開始出虛汗,上廁所拉的全是黑便,之后開始拉肚子,拉的是鮮血。馬上打車就去醫院,打了幾天的凝血針和輸了六七袋血,才算挽回了生命。還有肝硬化晚期病人家屬,最擔心的就是腹水和消化道出血。但是,其父親最后半年因為消化道出血搶救五次,第五次出血量太大,沒能救回來。
●正規治療
經常碰到兩種極端的病人:一種是病急亂投醫,胡亂用藥,盲目相信一些所謂“快速治愈肝硬化”的非法醫療廣告。往往容易上當受騙,結果是花錢又受罪。另一種會覺得,得了肝硬化就等于得肝癌了,快走到生命的終點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任由疾病發展,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其實,肝硬化雖然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但如果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還是能夠控制住病情,讓肝硬化不再發展的。一旦肝硬化迅速發展,很快就會達到肝硬化的晚期。因此,得了肝硬化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科學治療,切記不能擅自停藥。
●重視必要的檢查
有的病人不重視檢查,覺得應該把錢花在藥物這種刀刃上。但事實上肝硬化的檢查在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肝腎功能、病毒載量、腹部B超等常規檢查必須定期要做,這是診斷和評估療效的依據。
還有一些檢查也是定期做的,比如做胃鏡是為的是了解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可以針對性地預防上消道出血:而甲胎蛋白是篩查肝癌的重要指標,定期檢查很有必要的。
●不要熬夜
睡眠中,除了肝臟外,體內的大部分器官工作節奏極慢。而肝臟正是利用這段較為安靜的時間加緊把代謝后的有毒、有害物質排出體外。但人體是有生物鐘的,清潔工只在半夜十點到凌晨四點工作。所以,肝硬化的病人,無論如何不要熬夜。
●滴酒不沾
只要有肝方面的疾病,不管是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首先必須遠離的就是酒,因為酒精主要靠肝臟代謝,而當肝細胞已經受損,對酒精的代謝能力極低,喝酒容易導致肝功能惡化,甚至發生癌變。
●營養均衡
高蛋白:多吃富含優質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深海魚、低脂牛奶、雞蛋、豆制品、瘦肉等,有助于促進肝細胞的修復。
高維生素:肝硬化患者極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要多吃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粗糧、蛋黃、瘦肉、動物肝臟等食物。
適量碳水化合物:提供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和糖類),可減少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肝臟負擔。建議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完全休息的條件下,每日供給碳水化合物量350~400克,即可保證機體需要。
低脂肪:肝硬化患者膽汁合成及分泌減少,很難消化吸收脂肪。脂肪攝入過多,容易在肝內沉積,引起肝功能減退。建議脂肪每日40~50克,以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為好。
●定時定量吃飯
另外,已經出現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要特別注意限制水、鈉的攝入。有了食管胃靜脈曲張的患者,不要吃太硬的食物,特別是帶刺帶骨的食物,很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有的人吃蘋果都能刮破消化道。
肝硬化雖然沒法治愈,也不能逆轉,但經過科學治療和生活飲食控制,病情可以獲得控制,甚至穩定康復。所以,肝硬化患者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好好配合治療,爭取延長壽命。
編輯/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