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帥
【摘要】產業培訓是企業不斷發展成熟的必經之路。除了國家建立健全相關標準規范、高校和培訓機構提供相關技術和人才支撐外,企業自身通過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培養適應自身發展實際的人才,也是解決產業人才瓶頸問題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培訓體系;建設;定義
一、培訓體系定義
培訓體系是一個組織為了實現既定組織目標,構建管理、實施、保障等相關組織,整合課程、師資、教材等相關資源,采用有效的需求分析、計劃制定、組織實施、效果評估等方法,完成培訓相關工作,促進組織目標實現的培訓管理系統。
二、培訓體系建設簡析
(一)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分析,一方面要從員工的角度出發,一般以“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為原則。通常可以采用問卷調查、面談等方法來確定員工自身職業生涯發展需求或者根據觀察、工作表現考核、崗位職責硬性要求來確定特定崗位員工培訓需求;另一方面,要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通常是前瞻型培訓。根據企業發展目標,通過分析企業發展現狀,找出企業發展現狀與目標存在的差距或企業發展中需要加強的部分。此外,在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時還要注意兩者的有機結合,當我們將企業發展目標與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合理匹配起來,就可以實現員工自身發展與企業戰略發展的雙贏局面,而且可以有效避免企業培訓后人才流失帶來的損失。
(二)培訓對象分析。培訓作為一種再教育方式,也要講究“因材施教”,因此必須進行培訓對象分析,培訓對象不同培訓課程的內容、形式和深度也不同。根據培訓對象的職務職級,可以分為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基層管理者和一般員工;根據業務范圍不同,可以分為項目管理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生產運行管理人員和技能操作人員等;根據工作時間長短可以分為新入職員工、一般熟練員工、經驗豐富員工和資深專家等等。
(三)培訓課程設計。在進行培訓課程設計時,通常可以設計為三個模塊:一是公共基礎課,即所有崗位員工都用得到、都需要學習的通用型知識。二是專業基礎課,即特定崗位需要掌握的專業型知識。三是崗位技能課,即特定崗位需要掌握的崗位操作技能,更具體,更偏重于實際操作。公共基礎課可以是某個部門針對通用業務進行的講解,如安全部門組織的安全知識宣講,財務部門組織的內控流程宣講等。不同部門的員工需要學習不同的專業基礎課,同一個部門的主任、主管、主辦和業務員也應該學習不同的課程,因為通常情況下,主任、主管、主辦是從業務員做起的,有些基礎知識已經掌握了,沒有必要重復學習,即使重復學習同一門課,學習的內容及深度也應有所不同。特定崗位需要持證上崗的,必須完成相應的崗位技能培訓,取得合格證并定期復檢。
(四)培訓形式選擇。培訓形式有多種多樣,我們可以根據具體培訓課程進行靈活選擇。是在課堂上進行理論學習,還是在崗位上進行實操訓練,還是下發書籍教材或者在網站上進行自學。
(五)培訓時間確定。確定合適的培訓時間對于能否取得預期的培訓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通過進行培訓需求分析,通常可以根據需要提前進行培訓,可假如提前時間太多培訓對象容易遺忘培訓內容,無法達到最佳培訓效果。假如提前的時間余量不夠,又可能會造成培訓工作開展倉促,培訓對象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培訓內容進行消化吸收和融會貫通。進行培訓需求分析后如果發現崗位職責和員工能力存在不匹配現象,則要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培訓,以免發生疏漏,對企業生產造成損失。
(六)培訓人數確定。培訓開展是一件耗時耗力也耗錢的工作,在進行培訓人數確定時,要根據培訓內容、培訓時間長短、培訓方式等進行具體分析后量力而為。比如企業內部自己組織的短時公共基礎課程,可以讓大部分員工參加,此時既不耽誤工作也不會增加過多的培訓成本;對于外聘培訓機構到企業內部組織的中短時專業基礎課和崗位技能課,可以根據培訓成本和工作需要確定參訓人數;對于一些外出脫產培訓,因為需要暫時脫離工作崗位,培訓費用通常又較高,則需要控制培訓人數,優選培訓對象。當然,為了使培訓效果最大化,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使直接培訓和間接培訓相結合,盡量形成一種“金字塔式輻射”的效果。
(七)培訓效果評估和深化。培訓過程中進行的考試可以檢驗階段性培訓效果,培訓結束的結業考試可以檢驗本次培訓的總體效果。培訓結束后要求學員及時進行總結,可以將培訓內容進行融會貫通;將培訓總結進行發布,或者通過組織培訓報告會等形式將培訓成果在員工間進行共享。此外,還要保留各種痕跡資料以備將來有據可查,提煉總結各類培訓資料形成適合企業實際的培訓教材。通過有效的措施深化和最大化培訓效果,事半功倍。
(八)培訓過程控制。對于一些選拔優秀員工或技術骨干參加的重要培訓,因為企業承擔的培訓成本較高,必須對培訓進行過程控制,以確保培訓效果。比如在培訓開始前進行思想動員,簽訂培訓協議,培訓過程中及時監督檢測,培訓后及時錄入員工培訓檔案,可以作為選拔優秀員工或后備人才的重要依據,并能在發生人才流失時減少培訓成本損失。
(九)培訓師資和培訓設施建設。當培訓體系逐步健全后,培訓師資和培訓設施建設也應該提上議程,成為培訓體系的重要一環。因為外部培訓機構或者外聘培訓師往往費用高昂,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培訓師資和培訓設施,不僅能使本企業員工受益,提升員工素質、提高公司的技術水平、節省成本費用,還能夠接收外部培訓學員,為企業帶來收益。
【參考文獻】
[1]梁棟,陳六平,陳小娟,馬小明.中國天然氣及LNG產業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前景[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27(2):60-63.
[2]夏凡.高新技術企業培訓體系的優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