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婧
【摘 要】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的穩定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我國農業人口多、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也是難點,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推動力,通過產業化經營推動我國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建立現代農業體系,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論文對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問題以及相關對策進行了深入分析。
【Abstract】Agriculture is not only the primary industry, but also the basic industry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tability of agricultur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China has a larg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nd a weak agricultural foundation. The upgrading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re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rural economy. Through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China can promote the intensive and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stablish a modern agricultural system, and increa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farmers' income.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體系;農村經濟結構
【Keywords】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modern agricultural system; 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F32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0-0061-02
1 引言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利用現代工業管理理念和辦法實現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經營,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圍繞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優化農業生產要素,實現農業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農村經濟區域化布局,形成以市場牽動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帶動基地農戶,形成種植、養殖、產品加工、產品銷售以及農業科技一體化經營管理制度。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產品附加值提高,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方式。然而當前我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還存在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規模比較小,農村市場建設落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影響了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2 農業產業化經營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逐漸多樣化,并出現了家庭聯產經營模式和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共存的局面,這不僅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還可以優化區域農業布局。但是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組織形式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2.1 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
目前,農業產業化經營形式主要有“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公司+中介+農戶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公司+基地+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形式三種經營形式,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采用前兩種經營形式。“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模式是公司為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資金、技術以及信息等支持,農戶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銷售給公司,有利于實現公司的規模化生產,降低農戶市場風險。但是公司與農戶的主體利益不同,公司處于主導地位,農戶處于支配地位,由于農戶缺乏商品意識和質量意識,在農產品生產期間可能過度使用農藥化肥,無法保證產品標準和食品安全性。“公司+中介+農戶專業合作社”的模式是在“公司+農戶”的組織形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專業合作組織,在“公司+農戶”合作模式中,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產品采購合同,企業獲得相對穩定的貨源,農戶得到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但是由于農戶生產規模比較小,龍頭企業無法與每一個農戶簽訂合同,并提供技術服務和進行產品收購,從而導致合同履約能力下降。中介組織將農戶和龍頭企業聯結起來,化解企業與農戶的矛盾。但是這種經營形式對中介企業的要求比較高,且中介公司需要向企業和農戶收取中介費,損害了農戶的部分利益[1]。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是“公司+農戶”的形式,這種模式下企業處于主體地位,農戶處于附屬地位,企業無法及時為農戶提供資金、技術。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遇到市場變化,出現農產品滯銷的情況時,企業可能違背合同約定,不收購農戶的農產品,從而讓農戶蒙受損失,農戶不再信任企業,導致“公司+農戶”的合作形式無法持續下去。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雙方沒有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關系。
2.2 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規模比較小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農業農資生產、購銷企業以及農業經濟一體化發展,逐漸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機構,并培育了一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縣級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達到了8.7萬家,農業經營主體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龍頭企業數量不足8000家,70%以上的農業種植大戶的種植規模比較小。農民專業社、合作社的社員規模小、農產品商品率比較低,無法幫助企業實現標準化生產,企業和農戶整體經濟效益低[2]。
2.3 農產品市場建設不完善
農產品市場是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橋梁,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然而由于我國農產品市場建設不完善,我國大部分農產品市場是零星分散的初級市場,缺乏專業性、規模化、功能齊全的農產品市場。由于產品生產和銷售信息不對稱,經常出現農產品滯銷現象,給種植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3 如何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3.1 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利益聯盟機制
龍頭企業和農戶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利益共同體,農戶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社與企業進行談判,簽訂合同,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關系。“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的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組織模式,龍頭企業為農產品貿易公司或者深加工企業,根據一種或者幾種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將農產品生產基地與農戶結合起來,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一體化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利益聯結機制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內在動力,是實現各方利益的保障。在這種模式下,農戶的利益和企業綁在一起,農戶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提高了市場意識和質量意識,并不斷加強專業合作社的力量,提高與龍頭企業合作過程中的話語權,在合作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3]。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專業合作社也在不斷發展,目前,我國專業合作社的力量還比較薄弱,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和扶持,為農戶提供政策、技術和市場信息,提高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抗風險能力,扭轉農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局面。
3.2 積極發展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者、帶動者和市場的開拓者,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活動中主要是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激發更多農戶投入農業生產活動。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活動中,發現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比較少,由于企業自身的實力不足,企業與農戶合作過程中,無法為農戶提供技術、資金和市場方面的支持,甚至一些企業缺乏應對市場風險的機制,導致大量收購的農產品缺乏銷售渠道。通過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培育壯大一批具有特色的品牌企業,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經營水平[4]。
3.3 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
地方政府必須加快綜合農產品市場的建設,解決農產品市場中農戶與農產品信息不對稱的局面。首先,各級政府要因地制宜、循序漸漸對當地的農產品市場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多層次、多類型、多功能的農產品市場;其次,要完善農產品市場的基礎設施,完善農產品市場倉儲、配送、網絡、電子結算系統以及農產品質量檢測系統等相關配套設施,逐步建立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準確有效的市場信息、購銷信息,解決農產品買賣難的問題[5]。
4 結語
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以后,對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創新。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的主要渠道。當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存在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農業產業化經營規模小、農產品市場建設不完善等問題,需要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利益聯盟機制、擴大經營規模、完善農產品市場,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朝霞.如何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9(16):247-248.
【2】李華.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J].河南農業,2018,(22):57-58.
【3】劉丹,鄭根昌.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J].農技服務,2017,34(2):15-17.
【4】王磊.龍頭企業如何引領農業產業現代化[J].農村工作通訊,2019(16):55-56.
【5】蘆千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涉農平臺經濟的作用、問題和對策[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8(3):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