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君 西安文理學院
色彩是人類視角中自然界的最真實反映,是人類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描繪與體現。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色彩是構建繪畫的重要視覺因素,是在人工光源或者自然光源下各種顏色的有效體現。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將各種色彩元素提煉出來,能夠讓學生更深層的感受到藝術創作者的情緒。比如,教師將色彩的冷暖色調傳達給學生,能夠給他們視覺上的沖擊等。
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元的表現方式。比如通過蠟筆、鉛筆、水彩筆等美術工具,在紙上進行作畫。通過不同的美術工具,不同的藝術形式就能做出不同色彩的作品,體現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例如,在抽象色彩畫的教學中,可以利用描繪、涂鴉等形式,讓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繪畫,增加學生的色彩體驗,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想象。
色彩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橋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加強色彩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學生掌握繪畫結構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利用不同的色彩表達不一樣的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對藝術作品線條或造型的理解。比如,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鮮麗的顏色,教師就需要順應學生心理選擇顏色豐富的作品,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色彩辨別能力,教師則需要選取有層次感的作品,通過色彩教學實現與學生心靈上的交流,指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色彩美,提升其審美能力。
相較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色彩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最初印象。有效的色彩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應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本文對以下四個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了闡述。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驅動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只一味的依靠講解的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特征,將游戲活動融入到色彩教學當中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變得鮮活起來。
游戲化教學符合了小學階段學生發展規律,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興趣,在輔助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能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同樣的也比較容易讓學生的精力集中在游戲當中,無法很好的吸收美術知識,因此,這就對美術教師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設計游戲活動時,不能只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和設計游戲,要深入研究分析教材,明確教學重點和目標,在此基礎上設定適合的游戲,這樣才能避免游戲脫離教學。
比如在講授冷暖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為顏色找朋友的游戲活動,利用多媒體將不同顏色的水果展示給學生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達到給學生傳遞知識的目的。然后再邀請學生來給紅色蘋果找朋友,為西瓜找朋友等等。也可以做全員參與的游戲,讓學生在自己的水彩筆中分出冷暖色,看誰找得最快最準確。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對冷暖色進行了觀察和對比,從中增加了對色彩的感受,并利用行動將色彩表達出來。
新課標中美術的建議中指出,要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環境和生活,通過觀察、體驗、描繪、制作等美術活動,使其逐步形成環境意識和社會意識。大自然是美術色彩教學中的重要資源,自然界中豐富的色彩是對學生進行寫生訓練的重要方式,利用寫生的方式為學生創造與大自然直接接觸的機會,給他們提供對色彩進行觀察、感受和體驗的機會,并從中感受光影變化與自然色彩的變化,通過觀察發現其中的色彩美,并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大膽創作。
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從大自然中尋找繪畫素材,尋找靈感。有人說,兒童對大自然保持的純真使得他們從不臨摹大自然,在他們的繪畫中大自然的景色看似虛構卻不失真實。所以美術教師應最大限度的利用室外的繪畫資源,每學期組織一次到兩次的室外寫生,并對其繪畫進行指導。自然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色彩的觀察能力、感受和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色彩素養,拓展學生的視野。
美術來源于生活,美術課程也應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關聯,讓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價值。色彩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比如過年時候家家戶戶貼紅色對聯、掛紅色燈籠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的繪畫素材。在我們的生活中,利用色彩進行裝飾和教育成為較常見的內容。比如衣服的色彩搭配、房間內的色彩搭配等等。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對周邊環境進行仔細觀察,從生活中去探索色彩,鼓勵學生將自己已有的色彩經驗大膽加工創作。比如在‘生活中的暖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請穿黃色衣服、橙色以及紅色衣服的學生分別站起來,讓其他同學看看自己的衣服是不是暖色,或者讓學生從家里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在課堂介紹物品的名稱以及顏色等等。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調動學生對生活場景的回憶,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自身的文化素質是影響美術學習的一個因素。新課標中要求,通過美術學習,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美術文化,并從中認識美術的特征、其表現的多樣性和美術對社會的貢獻等等,逐漸形成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讓學生發揮出主動探索的精神,從美術學習中了解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的完善自身文化素養,提高美術修養。而將國畫引入到小學美術實踐當中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國畫是一門具備強烈民族特征的繪畫,對小學生進行國畫知識的傳授,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因此,利用國畫進行文化情景教學是最適合的一種。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將國畫引入到色彩教學當中,比如利用講傳統文化故事的方式,說出國畫的重要性;利用游戲或者視頻的方式進行課前導入等等,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生活中色彩代表著一種語言,為人們的情感傳達起到重要作用。在當前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色彩的教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感受和表達能力的提升。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上,能夠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在實際教學中,美術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當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大自然重視色彩的變化,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并能夠運用多種方式,將自身的情感或情緒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