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烽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過,互聯網的出現真正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對于高等院校的情況,互聯網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扶貧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政府最重視的工作,習近平總理曾指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由此可見,高校學生資助管理的重點在于如何能夠精準的找到扶貧對象,并能夠通過正確的方式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互聯網的加入,改變了高校學生資助管理的困境,解決了相關問題,并為高校學生資助管理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手段,有效的幫助學校提升了工作效率,從而真正的幫助到學生,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高校的學生資助對象的確定方式一直以來存在漏洞,與地方政府的聯系比較少,主要是通過證明的方式確定資助對象。很多學校確定扶貧對象只需要學生在當地政府開一個貧困證明即可,對其他證件不做要求,并且后期缺少調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論家庭狀況如何都可以直接申請。而部分地區對這種證明把控嚴格,沒有相關證件,無論家庭狀況如何,都不給開具證明,這會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得不到相應的政策。在這兩種極端的狀況下都會導致高等院校資助管理工作難以進行。
目前來看,高校的學生資助工作主要是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主要方式就是獎學金發放或者相關學費減免的形式,對于學生實際困難的針對性處理不好。一些學生甚至在學校進行幫扶后,產生其他情緒,對于學校的這種行為認為是理所應當,不加以感恩,更加不思進取。還有一些學生,因為申請了資助,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的能力也不如別人,從而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學校對貧困的學生除了進行資金的幫助外,還應該對其心理進行疏導。貧困學生的心理比較敏感,避免因為一些扶貧項目造成學生心理的壓力。另外,對于就業困難的學生學校也應該加以幫助,而不是僅僅關注經濟問題。對于那些就業困難的學生,學校應該多給予一些實習的機會,通過校企合作的幫助,為學生提供進入企業的機會,從而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能力。
學校對學生進行資助是希望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機會,但是有些學生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申請了助學資金,卻不加以利用。將助學資金花費在其他方面,目前調查發現,有部分學生在申請了助學資金后,購買奢侈品,造成助學資金不能夠得到合理的運用。由此來看,學校缺少對助學資金使用的監管,對于學生如何運用這些資金沒有做到合理的監控,導致助學自己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得扶貧工作喪失了原本的意義。
在互聯網發達的先進社會,對于資助對象的評選應該嚴格把控。通過與當地政府的聯系,調查當地經濟狀況情況,對當地家庭經濟排名進行了解,從而確定評選。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確保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通過與政府的聯系,能夠準確的找到扶貧對象,讓扶貧工作真正的發揮作用。
通過建立信息化的資助管理機制,能夠確保扶貧工作的有效落實。首先要對扶貧對象進行管理,避免出現資助資金亂用的現象。除此之外,要對貧困學生提供相應的幫助,可以在學校內部建立扶貧幫助小組,由相關老師、學生組成,主要工作任務是對貧困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提高其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另外,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機會,貧困學生優先享有,這樣能夠真正的幫助到學生。除此之外,對于學生貧困評定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收集,建立專門的服務站,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需求。包括貧困評定,貧困資金發放和領取,勤工儉學服務,就業學費代償等,都可以通過學校相關部門統一進行,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扶貧工作進行的效率,也能夠到達相應效果。
總而言之,高校學生資助管理的真正目的是能夠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上,不會因為家庭因素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互聯網平臺能夠幫助高等院校推進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提升資助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學校教育資源得到合理運用,從而實現資助管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