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
每年8 月份就進入了化肥淡儲季節。總體來看,今年部分市場淡儲啟動較早,但市場整體熱度不高。由于對后期化肥市場走勢不太看好,市場淡儲心態趨于謹慎。
今年東北市場啟動相對較早,在7 月中下旬就陸續有企業出臺了買斷價格,這較往年提早了近一個月。從已出臺買斷價格企業來看,以當地企業為主,且以45%硫基復合肥為多,45%硫基(12-18-15) 買斷價多在2150 元(噸價,下同) 左右。如果不買斷的話,經銷商也可以選擇計息。價格出臺初期,經銷商表現還較積極,但進入8 月份后有放緩跡象,局部觀望氣氛為主。截止到8 月下旬,東北三省冬儲預收完成進度在10%~20%,其中買斷占比大概在50%左右。
據了解,經銷商熱情不高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原材料價格波動頻繁,對后期走勢難以判斷;二是磷酸二銨價格跌幅大,對復合肥市場形成沖擊,經銷商過多儲存復合肥有虧損風險;三是農業調整影響淡儲。受2018 年國家大豆、玉米種植補貼政策調整及玉米減產、市場價格變化等因素影響,2019 年黑龍江省玉米播種面積445 萬公頃,比去年減少100 萬公頃,共1500 萬畝,同比減少18.3%。東北地區總體播種面積減少130 萬公頃,比去年同期減少8.6%。2020 年農業種植結構預計將繼續調整,但具體如何調整,用肥量及用肥結構的變化都將影響經銷商淡儲的數量。
對于經銷商來說,化肥淡儲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保證旺季時的化肥供應,二是以比較低的價格儲貨,再以較高的價格賣出,獲取利潤。但現在的第一個功能明顯下降,主要原因是隨著化肥產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交通運輸的改善,旺季時現用現買也來得及,不一定要先把貨存在經銷商倉庫里才能保供。經銷商更看重淡儲的第二個功能,即通過淡儲來獲利,但如果后期銷售價格低于淡儲價格,淡儲不僅不能盈利,反而還會虧損。
尿素是化肥的龍頭品種,也是淡儲的主力軍,但市場人士對尿素后期走勢不看好,影響了經銷商的淡儲積極性。
從生產方面來看,2014 年我國尿素產能8040 萬噸,產量7136 萬 噸;2018 年產能為6842萬噸,產量5207 萬噸。2014~2018 年國內尿素產能呈下降趨勢,供需關系由過剩向供需平衡轉變。2019 年以來,受尿素景氣度影響,開工率高位運行,較去年同比提升3%;2019年1~7 月,尿素實物產量達3048 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87萬噸。
對于后期走勢,從供應來看,2019 年下半年尿素供應量同比去年略有增加,主要因為新增產能釋放(如興安盟博源) 以及恢復產能增加(如中石油寧化、烏石化等)。據了解,四季度天然氣市場預計供應充裕,部分氣頭企業原料充足,產量或將增加。
從需求方面來看,農業尿素需求在減少,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政府鼓勵科學施肥。根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 年以來,化肥年施用量下降幅度為3%左右。二是施肥習慣改變,主要受農產品價格低迷影響,農民逐漸選擇其他可替代性產品,如東北、河南、河北等糧食主產區低含量復合肥用量增加,導致氯化銨、硫銨等品種對尿素形成替代。三是種植結構調整,導致氮肥用量減少50 萬噸。
從進出口方面來看,今年前7 個月,我國共出口尿素189.1 萬噸,同比增長163%,共進口尿素10.4 萬噸,同比下降24.2% , 雖然出口增幅較大,但仍不足以緩解國內供應的增加。
從歷史價格來看,2016 年大顆粒尿素東北地區第一批淡儲價格為990 元,2017 年同期1350 元, 2018 年 同 期1630元,2019 年3 月份尿素生產價格達到當年高點,進入4 月份后價格處于震蕩下行趨勢。整體而言,2016-2019 年尿素價格呈螺旋上升趨勢,但2019 年進入尿素價格下行拐點,由此推斷,2019 年尿素淡儲價格下降可能性較大。
雖然今年淡儲期間化肥整體走勢不是太看好,但個別品種機會較大,磷酸二銨值得重點關注。
2019 年上半年,磷肥市場除4 月初呈現兩周左右的價格上漲之外,之后價格總體呈現震蕩下行態勢,其中東北市場價格從3000 元的高點下跌至目前的2600 元,跌幅在400 元左右。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受2018 年磷肥市場出口量價齊升影響,使市場形成一種國內供貨偏緊的假象,導致今年年初時價格偏高;另一方面,國內春季市場尤其是東北貨源供應過剩,價格出現下跌。
同時,今年國際市場走勢疲軟,出口價格低,進一步拉低了國內價格。因北美市場總體磷肥用量減少20% ,磷酸二銨離岸價格從年初的405 美元/噸跌至目前的325~327 美元/噸。國際需求變化也對價格影響較大。因印度是我國磷肥出口的主要目的國,而印度2019 年受社會庫存高位、農業補貼政策出臺較晚、高溫炎熱天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對磷肥招標采購需求形成利空。
從原料成本來看,2019 年磷肥成本呈現穩中走低態勢。其中,合成氨市場保持相對平穩態勢;磷礦石市場整體呈現穩中走軟態勢,價格較年初下跌了50 元左右;硫磺價格上半年總體穩定在1200 元左右,下半年硫磺價格震蕩下跌至700 元以下,對磷肥成本支撐減弱。
市場人士對2019 年磷肥淡儲及2020 年春季市場持積極態度。目前二銨的價格水平相對于復合肥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預計華北的二銨需求可能會有所增長。另外,盡管東北市場還有一定量的前期高價庫存,但目前相對低位價格帶來了較好的市場機會。整體來看,今年冬儲的操作風險減小。
新疆一位經銷商表示,當前磷酸二銨價格處于自2017 年春季以來最低價位,這也意味著在明年春季磷酸二銨與復合肥的博弈中,磷酸二銨在價格方面具有優勢。預計明年春季磷酸二銨的用量較往年會有所增加,如果磷酸二銨價格進一步走低,或是一個比較好的淡儲機會。
據 悉,9 月6 日上午,2018/2019 年度化肥淡儲任務中標企業完成續簽。2018/2019 年度化肥淡儲任務中標企業資格有效期為2 年,此次續簽是針對完成2018/2019 年度承儲任務、考核合格的企業,續簽總量近400萬噸。此次簽約后,國家化肥淡儲將進行改革。
我國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自2004 年建立以來,在緩解化肥常年生產、季節性使用矛盾,保障春耕化肥供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盡管我國化肥行業產能過剩且已基本完全市場化,但穩定化肥淡儲制度,保留一定的淡儲量仍有必要,化肥產品有其特殊性,政府還需保留一定的主動調控能力。必要性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作為糧食的糧食,化肥供應影響糧食安全和農民收益。
第二,盡管當前化肥產能過剩,但化肥供求的季節性、區域性和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尤其現在化肥生產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氮肥需從山西、內蒙古、新疆向南方地區調運,磷肥需從云貴地區向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運輸,鉀肥需從青海、新疆向全國長距離運輸,在化肥使用高峰期進一步集中的情況下,一旦化肥使用地儲備量不足,用肥旺季很可能出現價格急劇波動問題,影響農民生產。
第三,我國化肥淡儲制度實施多年,成效顯著。在當前基層經銷商基本不儲肥的現狀下,化肥淡儲發揮了化肥市場的“壓艙石”和“蓄水池”作用,需要國家隊發揮作用。

但目前的化肥淡儲制度也有其局限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中標企業容易出現虧損。雖說化肥淡儲政策的目的是政府、企業和農民多方共贏,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卻并不容易,由于市場行情變化大,淡儲中標企業往往很容易出現虧損。據承儲企業介紹,國家給予的淡儲貼息遠低于企業的承儲費用,不足以彌補企業的實際需要。綜合來看,整個淡儲期間1 噸的費用是110 元,銀行貸款的利息只占費用總額的32%,還有68%的部分國家沒有補貼。
二是穩定市場作用有限。化肥淡儲作為商業行為,保本乃至盈利是承儲企業的經營原則,故而難以將穩定化肥市場作為第一要務。因此,往往當市場價格有所抬升時,淡儲行為才同期啟動。顯然,集中采購會形成一股市場合力,助推化肥價格走高,最終淡儲企業會從中受益。而當化肥價格下跌時,多數淡儲企業也會照例快速出貨,沒有庫存的只會保持觀望,不會輕易出手購肥以阻緩價格下跌。
三是推高淡季價格。大量的化肥淡儲會放大市場的需求效應,造成貨源供應偏緊,在淡季時推漲價格,而這種虛高的價格與實際的產銷關系、供求關系是不相符的,在旺季時往往價格又會掉下來,形成淡季時價格反比旺季時價格高的畸形現象,不僅讓淡儲企業虧損,而且扭曲了市場。
四是淡儲化肥有可能成為第二年旺季時的“定時炸彈”。大量的淡儲化肥在第二年春耕用肥旺季時大量供應市場,集中拋售,再加之化肥生產企業源源不斷的產量,有可能對市場產生巨大的供給壓力,造成旺季價格下跌。
化肥淡儲制度改革勢在必行,究竟如何改革,須密切關注政策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