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
秋季市場銷售進入尾聲。今年秋季市場受氣候、環保政策及市場炒作的因素影響,國慶期間尿素價格不漲反跌,截至10 月6 日,華北市場尿素價格比節前下降了30~50 元/噸,中小顆粒降至1720~1750 元/噸,市場看跌情緒蔓延,工廠銷售壓力較大,此時是否是冬儲拿貨的好時機?主要從以下五方面分析。
一是供應。國慶前夕,受環保政策影響,環京的河北、山西、山東、內蒙部分地區尿素工廠限產,日產量降至14 萬噸左右,理論上15 萬噸是供需平衡線,低于該平衡線市場價格將出現上行,否則價格出現下行。但本輪的限產并非僅僅針對尿素工廠,三聚氰胺工廠、膠合板廠等尿素下游用戶都受到限制,因此需求也在萎縮,導致供需發生新的平衡。
公路運輸方面,臨近9 月底,先是傳出內蒙古尿素工廠發運受阻的消息,隨后是山東、河北、河南及山西尿素工廠高速、國道汽車運輸受阻的新聞。國慶期間,四省區的火車運輸也限制裝載量或是停裝兩三天。受此影響,上述四省區尿素工廠均在節前暫停接單,也間接導致價格上漲。
二是需求。每年9 月下旬至10 月上中旬是秋季冬小麥用肥高峰期,今年受二銨價格下行推動,預計尿素銷量將有所增長,同時勢必會拉動對尿素的需求增長。但由于節前尿素工廠接了一定量訂單,市場鋪貨基本進入尾聲。節后即便市場有需求,數量上也不會太大,對價格的拉動并沒有想象的大,也是進入傳統秋季肥尾聲和冬儲拿貨的前夕。
下游復合肥節前走貨較快,但對價格支撐并沒有起到太大作用,復合肥工廠普遍表示秋季肥市場已經結束,冬儲壓力大,也不敢過多庫存原料,這其中也包括磷酸一銨、氯化鉀等產品,價格并沒有走高。
北方工業用肥較為集中的山東臨沂在8 月底時受當地環保部門“一刀切”政策的影響,整體開工率很低,對尿素需求減少。但兩廣三聚氰胺、膠合板廠等下游工廠開工率提升,間接阻止尿素價格繼續下滑。整體對尿素需求較為穩定,并沒有大起大落。
三是出口。根據海關數據,1~8 月份中國合計出口尿素269 萬噸,同比增長183.8%。出口量的增長,主要集中在1~3 月份和7~8 月份,這幾個月份也均是印度尿素招標的旺盛時期。

2019 年1~8 月份尿素出口數量及價格
其中8 月份出口量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新高,為65.8萬噸,這其中有49.9 萬噸是運到印度,主要為印度招標的貨源。此外,出口到墨西哥4.3 萬噸,出口到韓國2.9 萬噸,出口到智利2 萬噸。
四是國際招標。10 月7 日印度MMTC 宣布新一輪尿素進口招標,10 月14 日開標,10 月21 日截標,船期到11 月18 日,具體數量不明,預計不會少于7 月份招標數量。
同日,孟加拉也宣布進行新一輪袋裝尿素招標,數量為2.5 萬噸大顆粒和5 萬噸小顆粒,其中大顆粒最低標價297.3 美元/噸CFR,小顆粒最低標價299.1 美元/噸CFR。
這兩筆招標將對國慶節后市場形成一定的支撐,但招標價格并不樂觀,折算中國價格在255 美元/噸FOB 左右,倒推出廠價在1700 元/噸左右。與目前主流價格相比,仍有20~30 元/噸的下滑空間。而且留給裝船時間不到一個月,也就是說能夠參與招標的只有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等這幾個省區的工廠庫存,加上10 天左右的產量,再加上港口約50 萬噸的庫存量,對國內現貨市場價格反彈有短期的拉動作用,長期看影響不大。
五是冬儲。自2017 年以來,中國尿素冬儲再次陷入低谷。2018 年由于誤判冬季天然氣供應緊張,農用、復合肥工廠、三聚氰胺工廠、膠合板廠在內的用戶紛紛提前囤貨。這導致2018 年三季度原本淡季的價格不再平淡,價格始終維持在高位。但四季度乃至2019 年春季市場價格反而出現下滑,前期囤貨的經銷商造成較大虧損。也使得對今年的冬儲不再熱衷,市場反應冷淡,業內人士戲稱“自以為的底價,誰知道地板之下還有地下室”。
從原料供應來看,煤炭價格今年以來始終保持在低位徘徊,全年上下波動在50~70 元/噸。執行了近10 年的“煤電聯動”政策也將于明年元旦時放開,這充分說明煤炭供應已經充足,未來價格不會有大的波動。
同期另外一種原料天然氣今年供應也較為充足。截止到國慶節前,無論是政府還是上游供氣企業,都沒有發出限氣通知,也沒有漲價的跡象。這充分表明經過近兩年的天然氣加大勘探開發、增加進口和提前國家戰略儲備,今年天然氣供不應求局面大大改觀,預計四季度也不會再加以限制。
綜上所述,尿素價格在今冬明春將進入平穩期,價格很難出現“暴漲暴跌”的行情,整體在1650~1850 元/噸徘徊,建議冬儲經銷商“逢低采購”“適時采購”,短期內不會出現囤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