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邵陽縣的茶油產業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準制定、大力推進林地流轉以及打造知名品牌四個方面提出發展對策,以期為當地政府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和茶油種植加工企業經營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理標志產品;茶油產業;行業標準;林地流轉;品牌推廣
中圖分類號:TS222(26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9-0057-02
邵陽縣位于湘中偏西南,資水上游,人口107萬,面積1 99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658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曾經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現為國家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縣。邵陽縣油茶種植有悠久的歷史,油茶栽培和茶油食用文化源遠流長。由于該地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這里最適合油茶生長。邵陽縣現有土地300.3萬畝,其中林業用地146.5萬畝,非林業用地153.8萬畝。林業用地中,油茶林地30.2萬畝,宜種油茶的荒坡荒山36萬余畝,大力發展茶油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被譽為三湘“天然油庫”。
一、加大“邵陽茶油”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力度,同時提升邵陽茶油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區,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受到相關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保護。“邵陽茶油”于2013年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受法律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目前產地范圍為湖南省邵陽縣現轄行政區域,也就意味著只有邵陽縣種植加工出產的茶油才可稱為邵陽茶油,實際上準確定義應該是邵陽縣茶油,而非邵陽市茶油或者是邵陽地區茶油。但市場上可能會有其他縣種植生產加工的茶油也冠以邵陽茶油的名稱加以銷售,這是對外地消費者的一種誤導,也是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侵權行為。針對于此,目前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幾點。
(一)嚴格規范地理標志的使用
對地理標志的申請發放使用實行統一管理,登記備案,經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后方可使用,并受相關法律保護,對未經申請批準擅自使用的,或者偽造冒用標志的行為進行依法查處,嚴格規范標志的使用范圍,嚴禁在種植生產區域范圍以外的產品上使用,或者轉讓給他人使用,嚴厲打擊相關假冒地理標志的違法行為,特別是跨區域的造假行為,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多部門跨地區聯合執法,有效保護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和信譽,保護地理標志產品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對地理標志產品的日常監督
在邵陽縣行政區域范圍內,要對地理標志產品的產地范圍、產品名稱、原材料、生產技術工藝、質量標準、包裝標識、生產過程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日常監督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及時分析原因,限期整改到位,有效防范對邵陽茶油這個地理標志產品產生的質量安全隱患。
目前,邵陽茶油在外地市場上的知名度不大,當地政府要繼續加大邵陽縣茶油的宣傳力度,積極參加有利于增加這個品牌含金量的評選認證活動。目前邵陽縣先后榮獲“中國茶油之都”、“中國油茶之鄉”、“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油茶產業示范縣”、“國家油茶標準化示范縣”等多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后兩個為全國首創,還獲得了首個優質農產品氣候品質類國家氣候標志,這一系列認證評選都極大地提升了邵陽茶油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邵陽茶油走出邵陽地區,走向全國市場奠定了堅定基礎。
二、盡快牽頭制定中國茶油的行業標準,搶占茶油行業發展的制高點
目前市場上銷售流通的茶油質量沒有統一標準,全憑生活經驗判定,茶油質量標準體系未建立,不利于市場監管。同時,市場上茶油產品標注不清,魚目混珠。標明為純茶油的只有少數,大部分是茶油的調和油,標明的成分少則兩種多則五六種。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對茶油的依賴程度,也不利于純茶油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影響整個茶油行業發展后勁。憑借邵陽茶油目前的資源優勢及在業內享有的知名度,完全可以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邵陽縣區域內有實力、有規模的茶油加工企業、專業種植大戶以及業內的專家技術人員共同制定一個茶油的行業標準。這個標準旨在引導、規范整個茶油行業的標準化生產,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這個茶油的行業標準應該要規定茶籽樹的品種及栽培技術、相關生產加工工藝、質量檢驗方法,特別是各項成分指標,不得摻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同時,這個標準可以參考國家強制性標準GB11765-2003的相關要求,邵陽茶油的質量標準參數應不低于菜籽油、大豆油,以及花生油等食用油的國家質量要求的特征指標,而且要結合邵陽本地域特色,增加一些邵陽地方特色性指標。這樣的話,整個邵陽茶油的發展就站在了行業最前沿有利的位置,將對今后的發展壯大產生相當積極的影響。
三、大力推進油茶林地的流轉集中,便于科學管理和規模化經營
以前由于歷史原因,邵陽縣油茶林主要為各個農戶個人所有,經營面積小而散,而且分散的小作坊式茶油加工技術粗放,出油率低,特別是和一些大型的加工企業搶奪茶籽原料資源,是一種落后的小農經營模式。因此,要進一步促進林地的合理流轉,在明晰產權的基礎上,要積極引導油茶林和宜種油茶林地使用權的流轉集中,重點是要培育集中連片面積較大的油茶林標準化示范基地。對于現有的油茶林地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鼓勵林地向有實力、懂技術、會經營的油茶種植大戶流轉,著力培育出一批職業化、專業化的油茶農戶。對于宜種茶油的集體荒山林地堅持“誰改造誰經營、誰投資誰受益”的政策,鼓勵各種市場主體通過承包、租賃、轉讓、股份合作經營等形式參與新的油茶林基地建設,進一步擴大規模種植。農業發展的科學規律也證明了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經營,便于科學統一管理,有利于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有效增強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
四、扶持茶油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利用新媒體打造茶油品牌
目前,邵陽縣已申報成功“邵陽茶油”這個地理標志,成為本縣所有茶油加工企業可以利用的公共資源,但具體到每個茶油加工企業,邵陽縣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打造出一個在市場上有知名度的茶油品牌。邵陽縣作為湖南省內重要的茶油產區,沒有一個有區域影響力的茶油品牌,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其遺憾的事情。而省內其他一些茶油產區的茶油品牌,如“金浩”、“山潤”已經在省內市場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因此,要充分利用邵陽縣作為“中國茶油之都”的品牌優勢和油茶資源優勢,引導和鼓勵縣內現有的茶油加工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資本運作等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培育幾家市場競爭力較強的農業產業化加工型龍頭企業。還要加大對油茶加工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支持其通過技改、擴建,不斷擴大企業規模,同時鼓勵和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逐漸實現油茶精深加工,不斷提高油茶產業的綜合效益。目前,雖然在邵陽縣茶油加工企業中涌現出了如“茶籽皇”、“寶慶桂芳”、“日日戀”、“蓉峰”等精制茶油品牌,但市場知名度遠遠不夠。茶油加工企業要加大力度在零售市場開展宣傳推廣活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平臺,采用現代傳媒手段對邵陽茶油的品牌形象進行塑造和宣傳,提升品牌市場認知度。把邵陽本土的茶油品牌推向省內消費者及全國消費者。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要利用各種新媒體手段開展推廣活動,如利用互聯網社交平臺(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不僅可賣出茶油產品,還可以帶動當地茶園的鄉村休閑農業。另外,也可同全國知名的電商合作,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全國范圍的推廣。隨著自媒體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到了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可以鼓勵支持消費者寫軟文來宣傳自己消費使用邵陽茶油的親身體驗,增強產品的說服力、感召力。同時,政府主管部門要協助企業積極開展油茶品牌的宣傳推廣,特別是把握住當前的消費心理,積極申報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和國家有機食品認證,增加茶油品牌的含金量。
參考文獻:
[1]? 陳國生.湖南茶油產業開發現狀與對策[J].經濟地理,2001,(6).
[2]? 黎先勝.湖南茶油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0,(9).
[3]? 謝云軍.湖南省耒陽市油茶特色產業發展對策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
[4]? 湯曉文.我國茶油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湖南、浙江調研報告[J].綠色中國,2007,(4).
[5]? 李璐.湖南省茶油產業發展對策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4.
[責任編輯 陳 銳]
收稿日期:2019-07-18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課題“邵陽地區特色農產品的地理標志申報保護及開發”(16C148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征(1974-),男,湖南邵陽人,講師,本科,從事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分銷渠道、跨境電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