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11月20日,記者從太原市科技局獲悉,今年以來,太原市進一步加強金融工作,圍繞金融服務民營經濟和太原市重點項目,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太原市金融機構工業信貸比年初新增224億元、增長5.2%,同比多增124.3億元。
今年,太原市政府與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積極推動銀企對接活動,年初共同舉辦了2019年太原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洽談會,市內各銀行與企業對接融資現場簽約授信即達38億元。10月10日,太原市政府與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又共同舉辦了2019年太原轉型發展融資對接會,21家金融機構與800余個太原市重點項目進行了對接,現場簽約項目達35個,授信金額超過417億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與太原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簽約授信136億元,工商銀行與太鋼集團簽約授信70億元。
為提高對接效率,實現項目對接成功率最大化,太原市創新銀企對接模式:對800余個重點項目逐一確定主辦行和開戶行,實行項目對接“主辦行+開戶行”雙覆蓋;在此基礎上,采取太原市政府相關部門持續跟蹤推動項目開工落地、人民銀行持續跟蹤推動銀行資金落地的“雙推動”方式,讓銀行和企業進行現場對接,引導銀行和企業“雙向選擇、擇優合作”。
同時,太原市將融資對接會與送“金融服務入企”活動相結合,帶領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赴太原不銹鋼園區實地參觀考察,加深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的項目溝通。在參觀現場,中國銀行等部分金融機構與山西東杰智能物流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國控金山磁材有限公司進行了簽約授信。
太原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學習蘇州、濟南等地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太原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行動計劃(2019~2025)》和《實施細則》,提出建設“太原金融服務體系”。該體系包括“太原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太原地方企業征信系統”“金融創新服務中心”三大基礎平臺,著力破解金融機構與企業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專營服務團隊不健全、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不合理等諸多困局,設計了16款金融服務項目和產品,從風險共擔機制,風險補償,鼓勵“首貸”“首擔”,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等方面提升太原市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