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誰能皓首窮經埋在古籍里,收集2000多種方藥、篩選380余種中藥提取物,只為快速找到抗瘧靈感?有誰能在經歷了數不清的失敗后,還能再堅定地多嘗試一次,最終找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將對瘧原蟲抑制率提高到100%?有誰能在試驗環境簡陋,沒有通風系統、實驗防護的情況下,患上中毒性肝炎后仍然堅守科研一線?有誰能甘當“小白鼠”,以身試藥,確保青蒿素的安全使用?有誰能為了驗證青蒿素的療效,不顧自身安危,第一時間趕去海南瘧區現場臨床試用?有誰能為了傾全力研制青蒿素,將女兒送去老家寄養?
屠呦呦都做到了。在極為艱苦的科研條件下,屠呦呦團隊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的新方法,使全球數億人受益。
對于她的選擇,丈夫李廷釗非常理解:“一說到國家需要,她就不會選擇別的。她一輩子都是這樣”。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12月生,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多年致力于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