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凃夢
自1921年7月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7年的艱辛輝煌的風雨歷程,黨的發展歷程和歷史經驗都告訴我們,黨的輝煌成就來自于學習,中國夢、“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更要依靠于學習。加入專職組織員隊伍以來,結合學院實際,我給自己擬定了“學習三原則”,一是走出“舒適區”,學身邊人和事,二是工作“沉下去”,學經驗和方法,三是他山之石,值得學習一輩子。
作為一名“80后”組織員,如何既做到沿襲傳統,又不斷與時俱進?面對教育系統黨建質量年,面對學院扛起學校“雙一流”的大旗、面對一流“A+”學科、面對優秀的師資和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面對近1400余名師生黨員,堅持“干就干好,干成一流”的標準,扎實推進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練好內功,推動黨建工作與學院中心工作相互融合、同向同行,努力在平凡崗位助力學院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提升組織員自身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促進基層組織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堅持以質量建黨、制度治黨為根本,積極構建電子學院“走心黨建”文化理念下的“大黨建”格局,在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和提升業務能力水平上下功夫,不斷增強做好新形勢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盡全力服務于廣大師生群體,發揮黨建標桿院系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加強理論武裝,為“雙帶頭人”鋪路。擔任組織員一職以來,組織學院黨員干部和師生學習“兩會”精神、“習總書記北大考察的重要講話”,收聽收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這類常規工作,看似與工科專業師生們的日常生活學習關系不大,一旦深入與他們進行研討,會驚訝地發現教電磁場的老師比文科老師還能理論聯系實際,青千上黨課、教工支部書記帶頭分享學習感悟,學術帶頭人在黨建工作上也逐漸帶起了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綱領,在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堅持調查研究,從“新四會”做起。做好黨建工作的謀篇布局,光有“思路”還不夠,應該深入一線做好調查研究,平時多聽多看,搶占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學院在申報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單位和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之前,均有大量的工作積累,而不是靠臨陣磨槍,通過平時的搜集與歸納,為進一步做實黨建和思政相關的宣傳工作,結合學院實際,形成《新思政觀視域下的科研育人模式探索》、《育人之根深植科研沃土 ——電子學院扎實推進“科研育人”,帶動“三全育人”整體建設》、《學院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爭當新時代電子人”主題教育活動暨黨支書培訓會紀實》、《走進電子學院基層黨支部專題調研報告》、《黨務工作隊伍課題研究》等新聞報道、專題調研報告和課題等,組織員應充分調動聽、說、讀、寫的能力,把握意識形態的話語權。
增強使命意識,“走心”凝練出“品牌”。從高校專職組織員的職責來看,有職就有責,有責就要擔當,圍繞立德樹人,把本職工作責任擔起來,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二級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實把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責任擔起來,把從嚴管黨、治黨的責任擔起來。學院黨委的帶領下,以一支高水平、高素質、專業化的黨務工作隊伍作保障,基層黨建工作重點在謀、基礎在學、重點在作,根本在改,“走心”推動黨建活動,以“微夢”黨建委員會為抓手,統籌學院師生黨支部之間的紐帶,將“微夢”品牌實實在在做到師生的心坎上,挖掘學院“一支部、一特色,一支書、一風格”,將支部“紅色血脈傳承”、“做好中國芯”、“扶貧幫扶”等亮點工作凸顯,不斷激發基層黨組織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推動形成像作為、敢作為、善作為的良好風尚,堅持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等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