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童景妍
所謂“智慧機場”,是從智慧運行、智慧管理、智慧安全、智慧服務和智慧商業這五個維度出發,打造出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并能思考、挖掘更多業務信息的系統平臺,最終實現機場智慧式管理和運行,提高機場運行效率,進而為旅客提供良好的服務,促進機場的可持續發展。
在智慧機場建設中,大量采用大數據、物聯網、云、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將機場的人與物、物與物、機場與外協單位實現互聯,打通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交互,構建各業務系統互聯和數據共享的基礎平臺。其中特別需要做到:基于數據和知識庫,基礎平臺對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判斷和自我決策;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跨部門協同,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前識別風險和判斷態勢,根據預案進行處置,保障安全;基礎平臺應具有自我調整演進的能力。
以宇視科技(uniview)為例,憑借在機場行業的深厚技術積累及算法、大數據等技術創新,獲“2018中國機場最佳視頻安防創新獎”,成為本次唯一受邀出席且獲獎的國內可視智慧物聯廠商。2019年5月23~24日,由中國民航信息技術科研基地、中國機場建設網主辦的首屆中國民航平安機場建設經驗交流會暨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近200位專家及合作伙伴出席,共同探討“平安機場”新理念,著力應對“四型機場”建設。
2019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頒證運輸機場235個,其中旅客吞吐量千萬級機場37個、三千萬級機場10個。如何打造智能化安全保障體系,全力為旅客營造更為安全、便捷和舒適的出行體驗,已成為機場行業智慧化建設新目標。
宇視交通系統部技術總監吳平通過對MH/T 5017-2017、MH/T 7003-2017兩大行業標準及當前機場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目標的深入解讀,現場闡釋了宇視對“四型機場”中“平安機場、智慧機場”的理解;從『AI Ready!人工智能工程化』理念出發,分享智慧機場解決方案在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重慶江北機場等實踐成果:確保前端與場景適配、業務與算法適配,以便發揮AI應用的最好效果。
宇視整體解決方案已全面提升廣州白云機場安全保障,消除視頻盲區,清晰記錄旅客安檢過程,滿足機場精細化管理需求。會議設置現場參觀,百余名與會嘉賓共同見證白云機場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成果。

機場航站樓83條安檢通道實現宇視前后端整體改造,可視化報警平臺統一管理;
綜合信息大樓及航空器區域采用IP全交換解決方案,包括上千路高清IPC、云存儲、IPSAN、解碼器等,實現全方位部署;
對接安防集成平臺,實現機場智慧物聯統一管理、統一調度、資源共享及授權使用。
截至2018年底,宇視方案交付的機場項目達50個,是業內廠商參與數量和規模之最;在超過76%的全國千萬級客流一類機場獲得規模應用。在深度視頻智能、智慧停車場和安保集成平臺等領域,在機場安全數字化、高清化、智慧化等行業變革的歷史節點,都有宇視工業黨技術方案的參與、挑戰和突破。
作為中國第二,全球第九大空港,浦東機場2017年旅客總吞吐量7000萬人次,每日到達旅客突破10萬人次,陸側交通面臨挑戰。宇視科技基于IMOS 7.0操作系統,以軟硬件前后端整體解決方案,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精準預判乘客候車時長,合理調配出租車,破解等車候客難題,賦能浦東機場智慧化管理與精細化服務。
機場管理方數據顯示,浦東機場出租車站點先前在高峰時段,旅客等候與出租車排隊平均時長分別為40分鐘與4小時,影響正常通行。宇視在站點部署多款智能相機,配合后端存儲與『昆侖』視圖中心一體機,IMOS對第三方平臺開放開發接口,實現人數統計與等候時長預判等功能,精工品質獲央視新聞報道。
硬件部署方面,宇視多款智能相機分布于出租車站點,實時抓拍并統計站點排隊的乘客人數,同時入口處安裝智能前端,方便乘客尋回遺失行李;后端『昆侖』視圖中心一體機,可并發處理640張/秒人臉識別、128個區域人員計數、40路人車物的結構化分析,相當于業界常用普通服務器的40倍性能。
數據分析方面,通過AI深度學習智能算法處理前端抓取數據,可預判每位乘客需等候時長;另外,宇視拉通站點與機場出租車管理中心數據源,等候人數等數據實時同步至管理中心,相關人員可精準預判,合理調配出租車,有效解決“人等車”和“車等人”等問題。
合作伙伴方面,宇視提供前后端硬件以及軟件開發包(SDK),第三方平臺可依托IMOS操作系統,二次開發排隊人數等數據;此外,宇視全程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研發人員根據出租車站點實際場景,持續優化算法與系統參數,人數統計準確率99.3%。
從IMOS操作系統到六山兩關,宇視實現了全系列AI產品在安防行業的落地;再到AI Ready!人工智能規模應用方案,以“3+6”要素(算力、算法、數據,科學布點、場景化前端、安全加固與傳輸保障、視圖云、技戰法、組織保障)實現了AI在安防行業不斷取得實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