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本報記者 邵一佳
“長期專注俄羅斯的北約,將目光轉向中國”,據英國路透社4日報道,當天下午結束的北約峰會發表聯合聲明,首次將中國稱為北約的“機遇和挑戰”。美國顯然在試圖引導其他國家關注中國的“挑戰”,但歐洲國家似乎并不買賬。相比聯合聲明,北約峰會4日更受關注的一則新聞是:加拿大、法國、英國和荷蘭四國的領導人被拍到“私下拿特朗普開玩笑”。特朗普4日怒斥特魯多是“雙面人”,并宣布取消原定北約峰會后舉行的記者會。多家媒體認為,這些爭吵進一步凸顯了北約內部無法遮掩的裂痕。
北約倫敦峰會4日發表的聯合聲明共9條。第6條的最后一句稱:“我們認識到,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及其國際政策帶來了我們作為一個聯盟需要共同應對的機遇和挑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會后舉行的記者會上總結說:“我們在會上第一次談到了中國的崛起——挑戰和機遇,以及對我們安全的影響。各國領導人同意作為一個聯盟共同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我們必須找到鼓勵中國參與軍備控制的方法。”
路透社4日稱,美國正在引導北約更多關注中國,并且對歐洲大部分地區響應其呼聲充滿信心。不過報道引述不具名北約外交官的話說,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是“我們戰略環境的一部分”,但他對歐洲在這一問題上持統一立場表示懷疑。他說:“一些盟國很想取悅特朗普,并把中國作為北約的下一個對手。但大多數歐洲人知道,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國家利益。”另一位外交官警告說,中國不會成為北約的對手。“中國不是新俄羅斯。”“這并不是要宣布中國為新敵人。”“中國是21世紀的崛起大國。”美國前五角大樓官員喬列特表示,歐洲官員日益認同將中國視為戰略挑戰的觀點,但“這不可能成為北約的核心任務”。
此前有報道稱,美國還將在此次北約峰會上施壓盟友在5G建設中排除中國企業,不過峰會聯合聲明顯示,美國的企圖并未得逞。聲明第6條稱:“我們正在應對新技術的廣度和規模,以保持我們的技術優勢,同時維護我們的價值觀和規范。我們將繼續提高社會適應力、改善關鍵基礎設施、增強能源安全。北約和成員國們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致力于確保通信(包括5G)的安全性,都認為需要依靠安全且適應力強的系統。”
德新社4日稱,中國成了本次北約峰會的主題,這是一種新的趨勢。最終聲明也第一次關注中國的影響力,認為是“機遇和挑戰”。不過,聲明并沒有按照美國的要求禁止使用華為產品。德國電視一臺稱,盡管美國施壓,但是包括德國、法國等主要歐洲國家都不愿把中國看作是北約的“對手”或“威脅”。因為畢竟中國與歐洲相去甚遠,沒有形成直接威脅,而且中國與歐洲各國在經濟等領域關系緊密,是合作伙伴。
相比政治話題,4日更受關注的是一則花邊新聞。“世界領導人似乎在嘲笑特朗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當天一則廣為傳播的25秒視頻顯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約翰遜和荷蘭首相呂特3日晚在英國白金漢宮舉行的招待會上,被拍到拿特朗普開玩笑。視頻開頭是約翰遜問馬克龍“這就是你為什么遲到了?”馬克龍背對著鏡頭,聽不清他的話。特魯多插話說:“他遲到了,因為他(特朗普)舉行了40分鐘的新聞發布會。”報道稱,這幾位領導人都沒有說出特朗普的名字,但似乎是指特朗普當天在記者會上與記者來回交流了50分鐘。特魯多隨后說:“是的,是的,他宣布……”“你看到他的團隊的下巴都掉到地上了。”CNN稱,這幾位領導人的說話聲音很大,沒有人意識到談話正在被錄音,因為媒體被限制進入這一閉門招待會。英國《衛報》4日稱,該視頻似乎是由內部人員拍攝的,最早被俄羅斯衛星網播出,加拿大廣播公司隨后將其進行了編輯,并配上字幕。
CNN稱,美國白宮、法國總統府、英國首相府4日均拒絕對該視頻發表評論。據法新社報道,4日北約峰會結束后,特朗普在被問到視頻中特魯多的發言時說,“好吧,他是個雙面人”。他同時指責加拿大沒有履行國防開支達到其GDP2%的承諾。德意志廣播電臺稱,盡管北約最終發表了聯合聲明,但本屆峰會展示了“非常分裂的北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