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師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消費能力也在不斷上升,同時人們對建筑行業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帶動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目前在大力推行精神文明建設,環境藝術元素逐漸被應用到建筑設計中,并已成為建筑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筑設計的科學合理對于建筑使用價值的充分發揮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將環境藝術融入到建筑設計中,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同時也能促進建筑價值的整體提升。文章先對環境藝術以及建筑設計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對環境藝術在建筑設計中的相關應用展開了研究,以期對建筑設計工作能夠提供一定的參考,最終推動我國建筑行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建筑設計;環境藝術;生態保護
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建筑的構造與類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建筑設計中融入環境藝術,可以使人們的審美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繼而造就了與大眾審美更加符合的建筑作品。
一、環境藝術和建筑設計概述
(一)環境設計的概念
環境設計有著較強的綜合性,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如規劃空間、配置施工材料、策劃環境的規劃與實施等,將豐富的手段呈現在人們面前。作為展現藝術的一種形式,環境設計本身就屬于一種保護環境的天然措施,是基于保護生態環境所開展的環境設計。這種方式將生態保護與大眾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另一個層面而言,則是實現了建筑美化功能和實際功能的有機整合,這和建筑設計人員所展現的實際使用功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當今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城市環境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元,安全、美麗、綠色的環境是人們對于建筑的基本要求,這就需要建筑設計人員在具體工作中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為人們創造出舒適優美的環境。
(二)環境設計和建筑設計的聯系
建筑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以滿足使用者對于建筑的各種需求,將建筑的性價比和科學性充分展現出來,其中所涉及的主體和工作十分廣泛,包括各種微小的細節。這種設計類型最后還要對建筑方面的相關因素進行整合,以實行統一的策劃,其目的主要在于確保設計作品呈現給人們的視覺效果及其實際功能。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導致建筑設計的綜合性以及設計難度愈來愈高。建筑作為環境的一項重要組成,其所呈現的視覺效果應和周邊的環境相協調。而建筑是固定的,因此在規劃布置過程中,應以周圍的環境為參考,這樣才能確保整體環境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此外,建筑周邊的植物、景象和建筑在呈現的視覺效果上聯系十分密切,建筑整體與周圍環境的有機整合,能夠實現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相處,同時也使區域的景色更加豐富多樣。環境設計強調建筑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可以將其劃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是建筑周邊生態環境觀賞效果,這能夠將環境設計的核心展現出來,建筑周邊的景象如果能給人以良好的觀賞效果,就會使建筑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其次則是環境藝術的設計,設計工作者應將生態保護內容和作品結合起來,確保建筑周圍有綠色植物,從而將其環保價值更好地展現出來,因此在開展設計工作的時候,應對此給予起高度的重視。
二、建筑設計中環境藝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經濟的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很大的機遇,無論是生產還是技術,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建筑行業是我國的一個支柱性產業,建筑行業近年來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開展建筑設計工作的時候,應重視建筑設計成效以及質量的提升,并對建筑產品進行不斷的完善。建筑設計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環境藝術,環境藝術能夠將不同區域的文化展現出來,實現建筑與環境的高度協調,在建筑中賦予一定的文化,使建筑的內涵更加豐富。在此期間,建筑設計者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前瞻性,對建筑設計中環境藝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能夠以不同區域的特征為立足點,在環境藝術中加入區域文化特征以及地域環境等元素,從整體上促進建筑設計效果的提升。
三、建筑設計中環境藝術的體現
(一)將生態環境保護應用于建筑設計中
在開展建筑設計工作的同時,應對環境設計中生態環境利用率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全面的考慮,這對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構成環境設計的主體為生態環境,由于其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明確生態環境合理性及有效性的發揮。
科學地保護建筑周邊的生態環境,對于生態環境功能的發揮有著積極的意義。對于受損區域,應采取恰當的設計方法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維護,這樣才能使生態環境更加健全,為其美觀效果以及實用功能提供有效的保障。在對上述措施進行執行的過程中,還應對怎樣應用當前生態環境進行合理的考慮,結合實際情況對植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環境基礎特征進行科學的籌劃,掌握好與之密切聯系的地質和水源情況,為后續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還要協調好生態環境與建筑設計間的關系,對二者間的協同特征進行細分,從而確保二者能夠在形式上能夠實現無障礙交流。
(二)將可持續發展能源與材料應用到建筑設計中
就生態保護而言,其主要方式在于可持續發展能源與材料。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對這方面的應用進行不斷的強化。應對可持續發展能源與材料的應用力度進行加強,即合理應用外部的相關元素。就可持續發展有關材料的層面而言,其與外部生態區域之間的共通性和聯系十分密切,保存好這些方面,能夠提升建筑所帶給使用者的舒適度。可持續發展資源的高效應用,能夠使能源與材料的損耗得到有效的控制,達到節約資源的目標。
(三)在建筑設計中加強生態特質展現
基于環境設計的應用成效而言,將環境設計應用于建筑設計的目的在于生態環境效用的高效應用,在建筑規劃中融入生態特質,從而將環境設計的效用和特征充分地展現出來。只有對這些措施進行有效的落實,才能更好地實現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只有對建筑的環保策劃予以高度重視,才能使建筑所需消耗的能源不斷降低,實現生態保護的目標,為人們創造舒適優美的環境。
四、建筑設計中環境藝術的相關應用
(一)更新觀念,對環保能源的應用進行積極探索
以前,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沒有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目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們應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不能放任不管,否則環境將會不斷惡化。有關的工作人員在開展環境設計工作的時候,應重視自身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同時還要對先進的環保措施進行積極的學習,用低能耗及清潔能源取代高能耗及污染大的能源,這樣才能使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的緩解,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思維方式
從實質上看,環境設計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基于宏觀的角度,其目的在于推動社會的進步,實現自然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相關工作者在開展環境設計的同時,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使人們的多元化需求得到不斷滿足,將健康、安全、舒適、環保、綠色的環境提供給大眾。由此可知,環境設計不僅要重視視覺體驗,還需要將人文關懷元素融入其中,為人們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效的保證,因此,在開展這方面工作的過程中,要對各種因素進行全面的考慮,比如性價比、舒適度、安全性等。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人們精神需求的滿足,還應對順應自然與生態保護意識進行不斷的強化。
(三)對自然材料進行積極的應用
從本質上看,環境設計是順應生態思維所開展的工作,運用自然材料屬于與生態思維相契合的一種措施。自然材料的應用對于設計人員有著很高的要求,設計人員不僅要對自然材料的特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還需要對自然材料的性能與構造進行綜合了解,怎樣才能保證應用的合理性,同時還要保證其不會對人們的健康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僅僅做到這些是完全不夠的,工作人員還需要熟悉這些自然材料的生產與加工方式,從而達到資源節約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的自然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否則將很難實現環保的目的,甚至威脅到人們的安全與健康,因此,相關人員在對自然材料進行應用之前,必須確保自身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以及較高的技術水平。
五、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社會生態危機十分嚴峻,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的一項支柱性產業,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營造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可持續發展觀的不斷深化,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將會被廣泛應用到建筑設計工作中,進而推動我國綠色建筑事業的長效穩定發展。在對城市進行規劃建設的同時,應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在開展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確保規劃選址的科學合理,積極應用低能耗能源以及清潔能源,同時還應重視能源資源應用的高效合理,確保功能和環境能夠使人們的審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這也是環境藝術設計和建筑設計有機融合的一種本質體現。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相關工作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進而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姍姍.淺談環境藝術對建筑設計的重要性[J].數碼設計(上),2019(5).
[2]張曦露.淺談城市建筑景觀設計中的環境藝術設計[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9(7).
[3]王琪.淺析建筑工程中環境藝術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8).
[4]孔德敏,徐晴.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解析[J].智能城市,2019(8).
[5]翟玉嬌.建筑設計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1).
作者單位:
泰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