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賽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社會大眾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人們對影響其生活質量的城市環境設計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作為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重要產物,城市環境設計應當秉持生態理念,這也是現代人生活的實際需要。基于此,文章首先闡述了城市環境設計及生態理念的內涵特征,然后分析了現階段城市環境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探討了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策略,旨在為促進城市環境設計的有序健康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生態理念;城市環境設計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實現了長足發展,不僅推進了城市化建設的進程,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然而,除去這些好的方面,人們對于經濟效益的過度追求也為眾多城市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諸如能源緊張、生態破壞、交通問題等。在此背景下,城市環境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受到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生態理念是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回應,同時彰顯了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視,以期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1]。依托在城市環境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可確保設計者在設計時的各個環節均契合環保要求,進一步保證全面城市環境設計可凸顯出綠色、低碳、健康的特質。因此,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設計者應當充分考慮各個設計環節對城市環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并對其進行有效控制防范,切實將生態理念全面滲透進城市環境設計的各個環節之中。由此可見,對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進行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城市環境設計及生態理念概述
通常而言,城市環境設計指的是基于科學設計思想、理念的指導,對城市環境開展全面綜合的設計。城市環境設計,不僅要滿足城市居民的人文需求,還要滿足城市景觀的城市美學需求。在開展城市環境設計時,應當對城市環境的資源、整體布局、空間規劃等開展科學統籌,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生態理念指的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生態保護及生態發展觀念,主要涉及人類與自然環境、人類與社會環境相互間的關系。而城市環境設計的生態理念表現出多樣性、高效性、循環性、持續性等特征。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權衡美學、藝術等方面因素,另一方面還要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切入,開展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設計。
二、現階段城市環境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創新不足
城市環境設計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作過程,要求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開展實現。不管是傳統的自然主義設計,還是現代的人文動態設計,均需要科學理念、科學技術的有力支持。然而,現階段我國城市環境設計整體效果并不顯著,很大一部分城市藝術性不足,缺乏創新,大多是相互模仿,或者是生搬硬套,產生嚴重的同質化現象,不僅城市環境設計水平低,而且對城市環境設計的效益造成不利影響。浪費城市資源的同時,這些水平較低的設計作品所占用的土地,損耗的人力、物力,更是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負擔。因此,優化當前的城市環境設計,凸顯個性特色,表現城市魅力是今后城市環境設計所需改進的一個重要方向。
(二)商業化現象嚴重
在如今眾多城市中,城市環境設計表現出嚴重的商業化問題。這一項問題不僅體現在城市環境設計發展過程中的商業化,還體現在視覺污染方面。例如,城市街道上琳瑯滿目的廣告宣傳,頗為擁擠的排版及商業信息,這些均會使城市居民產生信息疲勞,進一步產生視覺污染。受視覺污染影響,人們會感到壓抑、沉重。與此同時,這些視覺污染所占據的空間還不利于城市環境設計的發展。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太過簡單、缺乏融合城市精神文化內涵、缺乏創意的城市環境設計同樣會對城市整體環境帶來不利影響。而與當地環境有機融合,有特色、有意義的城市環境設計才能夠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
(三)資源利用率有待提升
在開展城市環境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既要滿足城市環境的形式美,還應當關注城市環境所具備的功能價值及意義,防止在城市環境設計中出現嚴重的土地資源浪費及不合理利用。結合如今發展現狀而言,在我國眾多城市地區,因為一味追求城市功能、規模,缺乏對城市具體空間,特別是交通規劃、空間布局等的全面分析,存在大量重復性建設的情況,制約了城市綜合資源的利用。因此,在未來城市環境設計中,必須要引入先進的城市規劃概念,切實提升城市環境設計的科學性、效益性。
三、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策略
城市環境設計是服務社會大眾的一項重要舉措,生態理念下如何更好地開展城市環境設計,是現階段環境設計領域所需開展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F就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提出以下幾方面策略思考:
(一)秉持科學城市環境設計思想
某種意義上而言,城市環境設計是一種思想理念的延伸表達,與各個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文明有著緊密聯系。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城市有著各不相同的文化底蘊,所以,在開展城市環境設計過程中,如何凸顯不同城市所擁有的特色,提升城市環境設計的質感顯得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未來城市環境設計應當基于創新思想的有力指導,推進“天人合一”“宜居城市”“美麗城市”等思想理念的有機融合,唯有在科學思想指導下方可更充分地彰顯城市環境設計的價值和內涵[2]。除此之外,城市環境設計還應當加強對科學技術的有效應用,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創造更為舒適便利的條件。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的推廣,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如今城市生活的諸多方面均融入了先進的科學技術。
(二)凸顯城市環境設計特色
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延伸,在開展城市環境設計過程中,應當全面推進對城市空間局部的優化提升,注重對城市所處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充分考慮,依托這一途徑切實提升全面城市環境設計的科學性。與此同時,通過秉持生態理念,充分提煉城市的精神文化內涵,提高城市環境設計的創意性,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設計的藝術美感及功能,凸顯城市環境設計特色。例如,杭州市在開展城市環境設計過程中,對西湖湖畔的公共電話亭與周邊環境進行融合設計,現代與古典相互襯托,充分凸顯了西湖的文化特色。
(三)利用自然環境優勢
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應當充分發揮城市地理位置、地質地貌等優勢以推進統籌規劃,開展科學合理設計,進而有效降低城市環境設計成本,并實現順應自然要求,達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設計目的。例如,在城市環境設計中,倘若面臨環境相對復雜的情況,可通過對其實際特征的有效挖掘提煉,迎合其獨特條件,依托創新改造方法將其打造成極具鮮明特性、藝術美感的設計作品。尤其是針對城市中一些河流、花草、古木等自然景觀,更可發揮其天然景觀優勢,將這些大自然元素轉化成最佳的城市環境設計元素,表達設計的主題及核心理念。
(四)加大綠色化建設力度
加大城市綠色設施建設力度,促進城市綠色健康發展,依托科學先進的綠化技術以優化當前城市綠化結構,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建設質量。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應當不斷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并采用有效針對的措施開展城市綠化布局,切實推進城市自然景觀與文化發展的高度融合,并實現兩者間的有效互補。在現代城市環境設計中,要基于生態理念指導開展綠色化建設,以促進城市的綠色健康發展,并在城市環境設計中,不斷體現自然環境與城市經濟發展相互間的重要聯系[3]。隨著我國城市環境設計的不斷發展,相信今后對于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也將不斷成熟,真正意義上實現人與自然發展的高度融合。
(五)優化城市空間提升路徑
生態理念下的城市環境設計應當優化城市空間提升路徑,在保證科學秩序的前期下推進對城市土地的高效開發,推動城市協調發展。在優化城市空間提升路徑期間,應當明確城市空間增長可能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問題,所以要注重創新發展模式。例如,過去眾多城市道路、河流空間的規劃是緊扣樹枝狀布局進行的,該種布局設計會造成不小的土地資源浪費,并且在該設計指導下城市的不同功能板塊相互脫節,城市空間優化提升效果不盡如人意[4]。因此,應當加強參考空間提升策略,構建高密度網格單元,有效提升城市空間內涵,為城市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谠摲N設計,可建立起城市街道兩側的有效聯系,不論是其通信空間還是休憩空間均可得到有效擴大,進而可緩解城市交通問題,提升城市的運營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自然環境產生了越來越深刻的認知,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不斷提高了對城市環境設計的關注度。城市環境設計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密切關聯,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環境設計應當以滿足人們實際需求為目標,同時秉持生態理念,提升設計的多元化、復合性,為城市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城市環境設計相關人員必須要革新,必須要不斷鉆研探究、總結經驗,提高對城市環境設計及生態理念內涵特征的有效認識,加強對現階段城市環境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深入分析,秉持科學城市環境設計思想,凸顯城市環境設計特色,利用自然環境優勢,加大綠色化建設力度,優化城市空間提升路徑,積極促進城市環境設計的有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劍鋒.基于生態理念下的公共環境設計教改研究[J].長江叢刊,2017(30):258.
[2]董華文,馬長勇.城市環境設計中的生態理念[J].文存閱刊,2017(18):83.
[3]劉義付.生態理念視野下環境藝術設計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8(3):175-176.
[4]艾敬園.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問題[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4):89-90.
作者單位: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