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農村百事通》謝思和、程寧寧、黃萌一行人驅車來到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與該所的農業科學研究人員進行交流并探討刊社與科研單位合作的方式。
農業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吳羅發熱情接待,副所長李艷大,所長助理潘松、曹曉林等參與交流。吳所長首先向我們介紹了農業工程研究所的發展情況。他說,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是一個集科研、農機檢測和農機實用技術培訓于一體的省級公益性科研機構,起源于1954年的江西省農業廳農具科農具試驗研究小組,1988年改為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機試驗鑒定站,1995年更名為江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該所自2012年開始全面進入智能農機研究領域后,農業工程研究所在短短的7年中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實現了水稻的“耕、種、管、收、曬”整個過程的機械化,還發明了通過光譜儀對作物長勢的分析,判斷土壤肥力同時提供施肥處方的技術新突破,克服了傳統的測土配方技術工序煩瑣、出結果時間長、耗用資源多的弊端。
《農村百事通》副主編謝思和、程寧寧分別介紹了雜志的發展歷程與辦刊特色,在傳統媒體如何轉型方面談了許多新的情況和見解。他們表示,《農村百事通》作為全國農業科普領域的一份著名期刊,過去獲得了政府頒發的眾多榮譽,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也做出了令政府和讀者稱許的業績。長期以來,雜志社一直秉承“為農民生產生活當參謀、為讀者經營致富當顧問”的宗旨,進行了不斷探索,開通網站、開設短信平臺、創辦科技園、應勢調整雜志欄目和內容等等方面都走在同行的前面,但是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遭遇了寒流,現在只有觀念創新、傳播思維創新方能再上新臺階。
雙方還就科研信息共享互通、科研成果出版、共辦智能農機欄目、推介農機產品和農機企業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會后,吳所長還帶領雜志社人員參觀了農機展示館和科研基地。
(本刊記者 ? 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