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田田,董明華,任勇,徐峰,崔利華
新形勢下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韓田田,董明華,任勇,徐峰,崔利華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系,山東 濟南 250022)
現代學徒制強調企業和學校雙主體深度合作,對接產業需求,以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技能型人才。分析了現代學徒制發展存在的制約因素,包括企業、企業師傅和學徒的積極性不高、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人才培養體系不適應當前社會需求。對此,提出相應對策,以滿足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框架;師資隊伍建設;雙主體教學
目前,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存在動手能力不強、畢業生找工作困難等問題;企業存在招工困難、培訓時間長等問題。發展現代學徒制有助于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學徒在學校和企業學習,可以掌握崗位所需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對處于經濟轉型期的我們尤為重要[1]。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試行過程中,還存在職業院校及企業師資、培養方案等不適應當前社會需求等問題,這種狀況亟需改變[2]。
企業需支付一定費用用于培養學徒和補貼企業師傅,但是目前由于缺乏可信的承諾制度,企業付出一定物力、財力培養學徒,部分學徒學有所成后選擇離開企業,造成企業付出的物力財力得不到有效回報,企業的培養產權難以得到保障,致使企業不能積極地參與培養現代學徒。學徒在企業多為免費勞動力,無法獲得相應報酬,其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導致其不愿意選擇成為學徒。家長及學生存在把現代學徒制視為非正式教育的錯誤認知,這嚴重影響了家長及學生對現代學徒制的選擇。
除此之外,企業師傅對所承擔的角色缺乏認同感,僅將其作為短期任務,他們需要完成自身繁重的工作任務,很難抽出時間思考怎樣培養現代學徒,同時教授學徒存在替代風險,在缺少激勵政策及職業發展規劃的情況下,企業師傅大都不會選擇積極培養學徒。
現代學徒制需要企業指派的師傅和職業院校教師共同參與。
目前參與現代學徒制的企業師傅大部分是技術骨干,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術和實踐操作能力,他們懂技術,但是他們大多不擅長教技術,缺乏職業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而職業院校教師大多擅長教授理論知識,但是在實踐知識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企業師傅和職業院校教師的準入機制、考核管理制度不明確,制約了現代學徒制的發展。培養師資隊伍,提高教師水平,是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必由之路[3]。
現代學徒制強調雙主體育人,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雙方共為辦學主體,教學管理與實施應由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指派的師傅共同承擔。但是在實踐中合作企業多為形式上的主體,企業培育現代學徒僅流于形式,在實際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評價體系時,企業參與度較低,且制定方案前很少有企業做到以市場為導向,結合企業需求、本專業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崗位所需專業知識、操作技能,這不利于培養高質量的現代學徒。
企業和學校依據政府、行業標準共同簽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協議,明確職責。協議中規定校企雙方及學徒的權利義務、學徒管理方案等內容,企業提供實習場所、實習崗位、實習師傅;學校提供教學資源、教學團隊。校企雙方以市場為導向,結合企業需求,分析崗位所需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評價體系。師傅和教師每年定期參加培訓和考評,確保師傅和教師掌握行業發展的動態,定期根據市場需求修改人才培養方案,確保方案滿足時代要求。
搭建的人才培養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人才培養框架
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評價體系,學校教師主要負責以筆試、面試等形式進行專業知識的考核,企業師傅主要負責以實際操作、面試等形式進行專業技能的考核,最終得到學徒的學業成績。
通過制訂企業師傅和職業院校教師的準入機制、考核管理制度等方式,提高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水平。企業推薦實踐水平較高且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企業師傅進行集中培訓,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學校推薦具有實踐經驗且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提高他們的實踐水平。除此之外,教學團隊成員還要具備認真負責、愛崗敬業等優秀品質。企業師傅和專業教師培訓后需進行資格考評,考評合格后才能進行學徒培養。師傅和教師每年定期參加培訓和考評,合格后才能繼續進行學徒培養工作,否則退出培養團隊,確保師傅和教師掌握行業發展的動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建設機制如圖2所示。

圖2 師資隊伍建設機制
2.3.1 提高企業積極性
通過支付報酬、提高榮譽感等方法提高企業積極性。學校給予合作企業一定費用,用于培養學徒和補貼企業師傅,減輕企業壓力,促使企業積極地參與培養現代學徒。同時,借鑒國外經驗,向合作企業頒發徽章,提高企業榮譽感,鼓勵企業自愿參與培養現代學徒。
2.3.2 提高企業師傅積極性
通過支付報酬和對接職業發展等方法提高企業師傅積極性。通過支付報酬等方式,增加企業師傅收入,以提高其積極性。同時,對接職業發展,將學徒培養、教學成果等作為升職、評選勞動模范的補充條件,以增強其對現代學徒制的參與度。
2.3.3 提高學徒積極性
采取企業支付報酬、更新理念、職業教育銜接高等教育、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法提高學徒的積極性:①企業需支付一定報酬給學徒,學徒不是免費勞動力,他們在學習的同時可以獲得額外補貼,一方面可以減輕經濟壓力;另一方面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中,有助于提高學徒的學習積極性。②更新理念。勞動最光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接受的教育層次越高不等于成就越高,不因為選擇職業教育而感覺低人一等,通過日常教育增強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③職業教育銜接高等教育。借鑒國外經驗,學徒在完成職業教育后可自主選擇繼續職業教育、攻讀學位、就業等方向[4]。④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制訂企業師傅和職業院校教師的準入機制、考核管理制度,遵守嚴格的質量監控體系,確保師資隊伍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嚴格選擇合作企業,試點企業除具備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可以提供實習場所、實習崗位之外,還應具備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校企雙主體育人,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雙方共為辦學主體,教學管理與實施由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指派的師傅共同承擔,確保學生所學知識、技能滿足崗位需求。
本文針對現代學徒制發展存在的制約因素,搭建了人才培養框架、探討了師資隊伍建設機制,并探索了提高學徒、企業師傅、企業積極性的途徑。有助于培養高質量的現代學徒,滿足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1]劉秀敏.基于項目引領的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9(15):61-66.
[2]黃君君.中英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比較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7.
[3]曾元源,胡海祥.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制約因素及制度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7):32-36.
[4]方緒軍.瑞士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歷史脈絡、本土特色以及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8(5):98-103.
2095-6835(2019)22-0057-02
G71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2.017
韓田田,女,工學碩士,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新形勢下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編號:2019JG14)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