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松
基于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單相接地定位
王世松
(南京海興電網技術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500)
將線路分段器與交流法進行結合,提出了基于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單相定位技術,還對分段器的最優隔離區段長度進行了分析,從而有助于防止線路分布電容對這一技術應用所產生的不利影響,能夠確保定位的準確性,而且具有較高的經濟性。
配電自動化;單相接地;接地故障;分段器
線路分段器可以將電力線路分為不同的區段,一旦產生短路或接地故障,就可以立即斷開產生故障的區段,確保沒有發生故障的區段恢復供電。然而,單一使用線路分段器僅可以找到發生故障的區段,仍然難以明確發生故障的具體位置,要明確發生故障的具體位置往往需要操作人員使用肉眼進行判斷,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本文將線路分段器和交流法進行結合,提出了基于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單相定位技術。
高壓信號源由逆變電源、調壓器、升壓變壓器聯接構成。其中逆變電源能夠將車載直流12 V電源逆變為交流220 V,60 Hz電源,然后交流電壓再依次通過調壓器和升壓變壓器,在變壓器的輸出端獲取電壓穩定的高壓交流信號。信號源使用60 Hz交流信號對于單相接地定位來說,主要有下列優勢:①其可以在一定空間中造成同頻交變電磁場,在較大范圍內產生感應電動勢,不需要操作人員在近距離進行檢測,防止由于攀登電桿所造成的傷亡風險;②這一信號所造成的電磁場不會受到附近50 Hz電磁場的影響;③由于60 Hz的頻率不高,能夠消除線路對地分布電容所產生的分流作用。
這種檢測器包括交流電磁場感應器以及信號處理顯示系統。一旦注入60 Hz的交流信號,就可以在附近形成穩定的60 Hz交變電磁場,在10 m的范圍之內感應到交流電壓信號。而信號在通過放大和處理以后,就可以在顯示屏上顯示出相應數據。
首先,使用分段器對存在故障的區段加以隔離,然后在區段的始端注入60 Hz的高壓交流信號,維持電流強度在150 mA左右。
操作人員攜帶60 Hz信號檢測器從這一區段的起始處沿著線路開展檢測工作,如圖1所示。

圖1 交流注入法定位圖
在操作人員對故障區段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應適用以下原則:①一旦操作人員在對故障區段的檢測中遇到分支,就需要分別測定不同分支的信號,故障必然在信號較強的那個分支。適用這一原則能夠準確定位故障點。②若在某個特定位置,操作人員檢測到位置前后的信號數值差異超過2倍,就可以判斷這一位置屬于故障點。在定位的過程中,適用這一原則能夠有效防止檢測器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的誤差現象。③若故障不屬于顯性故障,此時操作人員就無法使用肉眼進行觀測,應將檢測器靠近電桿。一旦使用檢測器檢測到這一位置上存在較大的電流,則可以認定故障點位于此處。
因為在實際操作中,操作人員進行檢測的位置往往位于地面,其與線路之間存在8~10 m的距離,且60 Hz的電流并不大,這就容易使檢測產生誤差。但應當注意到,檢測儀器測到的信號和線路上通過的信號一定具有正比例關系。因而在使用前述原則的時候,不需要追求較高的精度,只需要在可能產生故障的位置前后找到60 Hz信號強度差別較為明顯之處,就可以確定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完成定位工作。
為了確保定位的正確性,還需要確定最優的隔離區段長度。利用這一技術進行單相定位的重要前提是,線路對地的分布電容影響較小,不然上述所提到的原則就會產生錯誤。分布電容發生影響的情形之一:在故障區段始端較近位置存在短分支,而在這一分支上產生了高阻接地,在注入60 Hz的高壓信號之后,就可以利用檢測儀器檢測到電流1,在未產生故障的主干線上檢測到電流2。使用以代表信號源的電壓,用表示接地電阻,用表示線路分布電容,就




圖2 接地故障等值電路
在此處,使用來表示相電動勢,使用0表示中性點電壓,使用表示系統電抗。如果中性點沒有接地,那么就表示系統電容容抗;如果中性點通過消弧線圈進行接地,那么就可以用于表示消弧線圈與系統電容并聯的等值電抗;而則用于表示接地電阻。
例如,在10 000 V的系統中,對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金屬性接地電流通常不會達到5 A以上,而如果中性點通過消弧線圈接地系統,其金屬性接地殘流通常也不會達到5 A以上,可以得到<0.133 μF。

這一長度即分段器的最優隔離區段長度,如果隔離區段的長度長于max,這樣前述二原則就會無法產生作用,導致難以正確定位;而如果隔離區段長度短于max,則就會要求增加分段器的數量,需要支出額外的成本。借助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結論:在安設分段器的過程中,先在主干線上進行安設,如果主干線的分支長度長于max,則需要在這一分支上安設分段器,最后要使所有區段的長度達到max。這種情況可以符合交流注入法所要求的檢測條件,同時又能夠降低成本。
長期以來,線路分段器在單相接地定位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這一手段具有局限性,只能夠尋找到發生故障的區段,但往往無法直接確定故障產生的具體位置,因而需要操作人員借助肉眼加以觀察和判斷,但這樣的做法不僅影響定位的精確性,而且增加了定位所要付出的成本。本文基于交流注入法提出了單相接地定位的方法,分析了具體的應用方法以及判斷故障點的原則,而且驗證了該方法的正確性。通過結合分段器與交流法,對配電網故障進行定位,不但可以提升定位的速度,而且還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具體的故障點位置,避免單一應用線路分段器所存在的缺陷,便利操作人員在現場工作,值得進行推廣。
[1]劉道兵,顧雪平.基于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單相接地故障定位[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0(5):77-80.
〔編輯:張思楠〕
2095-6835(2019)22-0078-02
TM86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2.027
王世松(1996—),男,江蘇南京人,本科,工程師,目前從事電力自動化(配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