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菲菲
3D創意設計賽事指導策略探究
席菲菲
(遵義市第四中學,貴州 遵義 563000)
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的3D創意設計(未來智造設計)評價指標主要體現在思想性、創新性、藝術性和技術性四個方面。3D創意設計賽事指導策略可以歸結為選題從三個方面入手和注重三種思維。三種思維即選題指導,注重發散思維;設計實戰,注重工程思維,功能的構思是作品設計的靈魂,要充分考慮到作品的現實實用性,利用工程思維,將整個作品的功能劃分,逐個考慮其功能的實現;作品答辯,注重邏輯思維,要注重條理清晰,語言流暢。
3D創意設計;智造設計;電腦制作;子系統
自2016年以來,筆者指導學生參加了第十八屆、第十九屆、第二十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高中組3D創意設計(未來智造設計)獲得全國一等獎1次和全國三等獎5次;指導學生參加市級、省級3D創意設計大賽獲得省級一等獎5次,省級二等獎7次,省級三等獎3次,市級一等獎8次。反觀這三年的指導歷程,筆者從中總結出一些基本策略。
3D創意設計賽事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3D創意設計賽事評價指標
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高中組3D創意設計(未來智造設計)評價指標 評價類別及比例評價標準 思想性科學性規范性(10%)主題明確,內容健康向上,科學嚴謹,非原創內容注明來源 創新性(35%)主題和表達形式新穎,內容原創,構思巧妙,創意獨特,具有想象力、個性表現力 藝術性(15%)形象鮮明,造型創意,功能搭配合理,模型精細、美觀,渲染效果圖精美 技術性(40%)裝配結構設計合理,零件邏輯關系正確,設計說明書內容詳實、條理清晰,演示視頻邏輯清晰、主次分明、形象生動,模型及零件尺寸設計符合工藝要求
無論參加任何賽事,首先要認真閱讀并剖析評價指標,3D創意設計賽事指標主要體現在思想性、創新性、藝術性和技術性四個方面。在指導學生參加3D創意設計比賽時,主要注重創新性的表現,從作品的外觀、結構、功能方面引導學生創新設計。在參賽作品制作開始之前,筆者會經常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創意,盡量不做縱向干預,而是橫向引導。在紙上繪制設計草圖是每個參賽學生必做的功課,指導教師可以從草圖看出學生作品的創意性和技術性,給出自己的意見,讓學生在制作之前便胸有成竹,后期免去了很多修改工作。當然,不能一味注重創新性,作品的現實意義同樣重要,能夠投入到現實世界中進行使用,不僅是3D創意設計大賽所要求的,也是創客教育的要求。從現實使用意義來說,作品設計時應考慮到結構的合理性和零件的裝配關系,這也是創意的整體性到現實的細節性的過渡。作品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作品的美觀性,如何配色可以尋求美術教師的幫忙,讓專業的眼光為作品錦上添花。
選題引導在輔導學生參賽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每年的賽事都會有一個大的主題,比如2019年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之3D創意設計中的主題是“保護地球的‘眼睛’”。該主題范圍很大,只要考慮到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主題皆可。教師在引導學生時一定記得提醒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同時,兼顧現實的合理性和可實現性。由于每年的賽事主題范圍很廣,所以可選的課題五花八門,在眾多的課題中應該如何選擇呢?
將大主題劃分為小主題,縮小范圍,更快確定自己選擇的課題。比如“保護生態環境”這個主題,可以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將生態環境系統劃分為更小的子系統,如海洋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人造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沙漠生態系統等。此時,學生就可以從各個子系統中進行選題,如考慮到沙漠生態系統存在的生態惡劣的問題,可以從育苗、播種、灌溉等思路進行選題。考慮到海洋生態系統的目前面臨的問題,可以從能源開發利用、海上垃圾清理以及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思路選題。當然系統的劃分是相對的,可以更小范圍進行劃分,建議使用思維導圖工具來引導學生選題。
技術的核心就是要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在選題時可以從社會熱點入手,要求學生關注時事,培養學生的技術責任感。比如2019年的森林火災時事,森林火災不僅會給國家人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可能帶來巨大的生命損失,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是科技工作者也需要承擔的技術責任。引導學生從人工智能的角度去思考如何預防、快速撲滅森林火災,將損失降到最低。
引導學生觀察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比如學校食堂和家庭生活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廚余垃圾,如何收集處理它們呢?如何變廢為寶呢?如何一物多用呢?又如小廣告胡亂張貼的問題,如何有效去除它們呢?學校每天的用電用水量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在教學樓和宿舍設計節水節電系統呢?如何讓水循環再利用呢?
選題確定后,要先引導學生進行設計構思,主要是對作品外形和功能的構思。仿生學對于外觀設計是一個不錯的思路,比如鳥巢、潛艇、飛機等外形設計。遵義市第四中學2019年在國賽中獲三等獎的作品《龐蕈生態站》的外形便是仿造了蘑菇的造型設計的。功能的構思是作品設計的靈魂,要充分考慮到作品的現實實用性,利用工程思維,將整個作品的功能劃分,逐個考慮其功能的實現。設計功能時建議多結合人工智能學科知識。
答辯環節是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更能展現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在短短的3~5 min內完成整個作品的介紹,并回答評委的問題,怎么講就成了重點。可以從選題背景、功能介紹、設計創新點等方面指導學生答辯,要注重條理清晰,語言流暢,思維嚴謹。
指導學生參加3D創意設計大賽,不是一朝一夕的付出就能馬上有所收獲,從招生納新到指導學生參賽,每一步都需要指導教師耐心、細心、精心的輔導。作為指導教師,筆者感到重任在肩,既要從長遠著眼,培養學生用技術讓世界更美好的責任擔當,又要從近處著手,用好身邊的資源,關注現實生活,更要從關鍵處著力,在學生最能提高的地方助力,引導學生在最有潛力的地方發力。部分已獲獎項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

圖1 指導學生作品《超速磁懸浮智能車》獲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高中組3D創意設計(未來智造設計)一等獎

圖2 指導學生作品《超速磁懸浮智能車》獲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高中組3D創意設計(未來智造設計)三等獎

圖3 指導學生作品《兩棲雙足站立機車》獲第十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高中組3D創意設計(未來智造設計)三等獎

圖4 《代步型動力外骨骼系統》獲第十九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高中組3D創意設計(未來智造設計)三等獎
2095-6835(2019)22-0104-02
G632.3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2.040
席菲菲(1991—),女,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教學。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