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的下調對企業出口貿易各方面的作用,最終都會提高企業的預期利潤,企業往往也會通過研發新型產品的方式提高企業在國際貿易舞臺上的競爭力,相對的企業研發的支出也提高了。部分尚未達到出口技術要求的企業,也會為獲得出口貿易機會,利用提高研發支出的方法對自身生產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可見,其他國家關稅下調會導致國內企業整體研發支出的增加。
生產率處于中高范圍的企業是關稅調整主要影響的對象。隨著關稅的下降,企業產品價格也會向下調整,這就導致行業整體價格的下降。對于以國內市場為主要經營對象的企業來說,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獲得的利潤,從而引起這些企業的虧損和倒閉。而對于生產率較低的企業來說,其產品價格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降低對其產生的影響并不顯著;對于生產率較高的企業來說,企業本身獲得的利潤就相對較高,但由于整體價格的降低,這些企業也不得不調整產品的價格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如果這些企業堅持原本的價格,那么消費者則會選擇其他企業生產的同等質量、價格較低的產品,導致上述企業的總體利潤降低。
隨著我國政府和企業對對外貿易活動理解的不斷加深,逐漸認識到了關稅變化對企業對外貿易行為產生的重要影響。那么,我國政府和企業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有效應對其他國家關稅變化,以保證自身利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目前我國各界已經認識到關稅政策對國家對外貿易所產生的影響,很多學者與專家對關稅變化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并且也提出了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關稅政策,這些政策在實施之前仍然需要嚴謹的討論與證明,并制定出分步實施計劃,避免新政策推行對我國對外貿易大環境造成沖擊。
相比國內市場,國際市場更為廣闊。所以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政府應該積極參與到出口貿易中區,通過提高出口質量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而不是為了尋求國內貿易平衡而選擇限制出口。另外,我國政府也需要通過出口貿易活動的開展刺激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總的來說,就是要通過放開出口,提高出口質量的方法,推動我國經濟市場化的發展進程,并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探索出有效的對外貿易管理機制,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稅的調節必然會對綜合實力較弱的企業產生沖擊,甚至很多中小型企業會因此而破產。可見,企業綜合實力是抵御關稅調節帶來的沖擊的根本措施。因此,從國家層面上講,要不斷提升綜合國力和國家核心競爭力,并牢牢把握國際貿易發展方向,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貿易戰力;從企業層面上講,要不斷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生產質量上乘的產品,并通過技術革新、優化管理等措施降低出口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掌握技術制高點,通過高新技術對傳統優勢產業進行改造,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重視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這樣,才能讓我國及我國企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在各行各業都有密切的貿易往來,關稅政策的變化會對各個國家的對外出口業務產生各種各樣的影響。所以,我國政府及我國企業更應該積極研究國際市場發展形勢,針對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手段,地域關稅政策變化對外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方面,我國政府需要給我國企業創造良好的貿易環境,制定對外貿易補貼政策;另一方面,我國企業應該積極學習先進技術,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企業綜合實力;從而保證我國政府及我國企業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