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姮(包頭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在夏季達沃斯論壇,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觀點,這一觀點的提出,直接引起了我國社會的強烈反響,不管是政府方面,還是社會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業”。高職院校是社會人才的培養基地,在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同時,也是雙創環境的重要參與者。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也是今天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那么,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是什么,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是怎樣的,又該如何實現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呢?
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既是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要求,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要求。具體而言,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是緩解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始終是我國社會民生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仍然不能達到較高水平。高職院校與一般高等院校相比,其畢業生的就業優勢要相對較低,這也直接增加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讓學生在畢業之前對創業相關問題有一定的改變,并且將創業列為個人就業的一個選擇方向,且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那么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自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因此,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是緩解告知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
其次,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是社會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雙創環境下,社會需要更多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而創業從來不是盲目的,創業應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也是對創業型人才的一個基本標準。雙創環境下,社會和政府鼓勵創業,但仍然存在一些盲目跟風式創業,創業者個人能力不足,最終導致創業失敗,既可能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影響社會創業意識的積極發展。通過高職院校對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可以適當提高學生對創業的正確認識,并培養學生一定的創業能力,這也正是社會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已經受到高職院校的普遍關注,高職院校內部對此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但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告知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仍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主要體現在:
正如上面我們所說,目前高職院校對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相對都比較重視。但是在具體實踐領域,高職院校在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方面,仍然比較流于形式,比如在一些高職院校內,針對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開設了一些相關課程,但是課程內容多是比較傳統的創業知識,教師只是單純的講課,對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對于只是的理解和應用情況,關注度不高,一般認為課程開設和課程講解就是整個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全過程,不注重最終的成效,整個培養流于形式。甚至在有些高職院校,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只是通過簡單的講座完成,很少涉及是指內容,最終導致培養效果不明顯。總之,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流于形式,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當前的一個基本現狀。
從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情況來看,高職院校所采用的方式仍然比較單一,并不能適應實際人才培養所需。目前高職院校在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通常采用課堂授課和講座的形式,其中課堂授課應用較多。但是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大多數教學都是通過課堂授課的形式完成,所以在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中,仍然采用課堂授課的方式,既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情緒,甚至可能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顯然是不利的。此外,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應當具有比較豐富的內容,而很多內容,通過單一的授課方式,是很難實現的。所以說,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方式單一,這也是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一個基本現狀體現。
我們知道,創業本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涉及到創業者個人的能力、創業項目選擇、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風險應對等等一系列問題,而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培養,就是要結合學生在創業中所需,將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傳遞給學生的過程。但從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具體的內容設置方面,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很多集中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熱情方面,在具體的創業技巧以及創業能力的指導方面,還比較欠缺,這就導致很多畢業生在創業之后失敗的問題。總之,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內容匱乏,這也是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一個基本現狀體現。
結合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筆者認為,實現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
第一,實現培養的實質化。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首先就是要將形式化的培養轉為實質化,要改變教師和學生對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看法,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切實把雙創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落到實處,能夠在教學中將其與其他知識教學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
第二,豐富培養方式。豐富培養方式,就是要改變當前比較單一的培養方式,在以課堂授課的教學模式之外,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其他的教學方式。本身創業就屬于實踐性的內容,如果單純的課堂理論教學,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能力停留在理論理解上,而實踐操作能力不足,所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創業孵化基地,讓學生親身感受比較緊張的創業環境,也可以在教學中開設創業實驗課,為學生申請創業啟動金,讓學生實踐體會創業,這樣的授課方式,對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有較大的幫助。
第三,充實培養內容。充實培養內容,就是要將與創業相關的更多內容融入到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當中,讓學生在創業之初對創業相關情況有更為全面的了解。雙創環境下,創業人多,同樣,創業難度也比較大,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比較多,所以在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當將創業初期的選擇,創業的基本意識、創業風險應對等問題全部融入到培養內容當中,實現內容的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