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亮
(陽泉市建筑設計院,山西 陽泉 045000)
目前,我國能源日益短缺,為推動建筑行業的全面發展,需要做好科學的節能設計。把節能設計思想融入民用工程設計中,能夠有效減少能耗,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在開展建筑設計時,設計師要結合實際情況改善設計觀念及方法,了解節能設計于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意義,在建筑建設中準確使用節能方法,強化對工程的建造、監督與驗收,并針對實際情況做好調整工作,真正發揮出節能設計的作用與價值,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問題。根據有關數據得知,我國一年新增的建筑約占世界一年增加數量的二分之一。在這過程中產生的能源消耗、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污染的問題不言而喻。由于技術、經驗等條件的限制,使得我國的能源消耗與發達國家相比更是有所差距,我國的能源消耗是發達國家的3 倍之多。因此,在建筑節能上要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在城市化進程和城市規劃建設中,建筑節能要予以一定的重視,并進行反復研究、探討。
節能建筑物缺少必要的技術支撐,主要表現在兩點:1)國家忽略節能建筑,造成國內建筑節能優化企業數量較少,民用工程屬于建筑節能優化的主題,節能改造單位按照建房的具體狀況選擇與升級已建結構,但當前市面上的節能材料供應不能迎合建筑節能需求,這將限制節能工程的發展;2)缺少節能科技的專門人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當前還沒有達到標準要求,促使節能技術不能得到深入探究,最后很難達到實現民用工程的節能目的。
建筑節能設計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涉及到的專業領域也十分廣泛。由于我國的建筑節能設計尚處于創新和完善階段,在做節能設計優化時可能會觸及到一些盲區,導致節能設計不達標。節能設計過程中如何進行多學科知識融合以及避免設計盲區,需要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深入地學習與思考。
新能源的應用在節能與環保方面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新能源一般是指非常規可再生資源,涉及風能、地熱能與太陽能等。當前,在建筑方面,太陽能應用規模依舊很小,技術也并非非常健全;在北方的冬季取暖就有地熱能;風能只有在部分地方能用來發電。因此,需要深入開發新能源,得到商業化并大力用在建筑領域。
墻體是建筑的最基本組成構架,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墻體的主要作用是保溫隔熱。因此,在建筑設計時,應做好對墻體保溫隔熱功能的措施,通過節能設計,降低墻體的建筑設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也使墻體的保溫隔熱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傳統的建筑墻體結構設計中,通常采用黏土磚進行墻體的建造。這種建筑材料對土地資源產生一定的破壞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并且采用黏土磚這種材料的墻體結構,由于材料單一,墻體的導熱系數嚴重超標,約為正常保溫材料的15 倍,在實現墻體的保溫隔熱功能方面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無法滿足墻體保溫隔熱功能的需求。
照明系統的消耗在建筑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不小,因此,節能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有效應用也要對照明系統進行優化。第一,照明系統的優化當以保證照明質量為前提。在對照明系統進行優化時,應考慮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在建筑設計環節以自然光代替人工照明的方式,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第二,充分考慮光源的使用范圍進行光源的合理設計,如熒光燈更適合室內,高壓鈉燈更適合室外。第三,對照明系統的開關進行技能設計。在室內,根據房間的用途及生活需要,設計調光式開關。在室外,根據人們的生活習慣采用聲控燈。
對于建筑設計工作,其在進行節能設計時需要重點關注屋面的節能設計,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環境等制定合適的節能設計對策,特別是對于冬季和夏季的節能措施,其需要在保證室內隔熱保溫性能的基礎上降低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對此,在進行建筑屋面設計過程中,首先需要選擇具有較強密度和吸水性的材料,這些材料使得建筑物本身具有較強的保溫效果。另外,屋面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不同材料的檢驗,保證施工材料本身符合綠色環保標準,防止其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當代建筑在進行設計時,更多注重的是節能環保。利用太陽能在建筑節能設計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比如,在建筑中進行設置集熱設備,通過建筑的設備來進行太陽能的轉化,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集熱設備的工作原理是指在建筑外墻增加玻璃外罩,玻璃外罩吸收太陽能后,將熱量傳送到建筑物表面,使建筑墻體表面溫度上升。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節能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重視,綠色節能環保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而在建筑行業中節能設計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優化,作為建筑節能設計工作者應從基礎點出發不斷創新設計思路總結經驗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