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志紅(中國電建集團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對項目投資重點控制進行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建設項目的決策、設計、施工、竣工等階段的高效控制來實現企業對經濟效益和成本控制的最大追求目標。簡而言之,即通過重點控制使得項目承包方的預期成本目標和收益目標得以實現。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對電力建設項目的決策和設計階段進行重點控制,并結合實際的施工情境給出相應的控制策略。
決策是工程建設的開端,決策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的施工進度和項目投資成本。一般來說,項目決策階段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①對項目建設區域的決策;②對項目建設規模的決策;③對項目建設標準的決策。而這三方面內容的決策對工程未來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以及環境可行性這三個標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電力建設企業來講,其在進行電力項目施工時因為具有較多的施工環節,所以整體的施工風險可能就會較多,如果企業管理人員不能夠在承包電力項目時及時對這些風險進行控制,就可能會降低自身的項目承包利益。因此基于電力項目建設中所出現的建設風險,電建集團需要加強項目工程造價預算與決策,制定風險防范策略減少風險發生的幾率。首先在電力工程的建設之前,電建集團相關人員必須做好項目企劃建議書,然后在前期造價咨詢單位的幫助下確定整體建筑計劃。在進行建筑計劃確立時,電建集團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可能出現的額外支出性費用,如更換人員費用、修理機器費用和行政支出等項目。其次在進行實際計劃制定時,電建集團可以參考往年建筑實際支出和當地同年建筑工程計劃來進行本項目工程建設計劃制定。在進行實際計劃中,也應該為可能額外支出項準備一筆預備資金,防止額外支出影響正常的工程建造。在進行實際計劃制定時,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收集相關數據,并利用相關數據加以人工分析,制定出相對完備的建筑工程計劃。電建集團在制定相關技術計劃時,也應當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高技術,當技術明顯脫落電建集團工作人員的可控范圍,則就會造成高科技設備反向延長工程時間,從而增長工程成本。
以某地區A、B兩個電力項目的建設為例,電建集團在進行A電力項目建設時應當需要針對A電力項目的建設材料費用和后期的維護費用進行考慮,這是因為A電站處于無人丘陵地區,且地勢較為開闊,為了后期的運輸方便,只需要額外建設400米總有的水泥道路即可,這樣就減少了A電站后期維修所需要的成本,增加了電建集團在電站建設中的利潤獲取量。而就B電力項目建設來講,其位于海拔較低的開闊地帶,該地區植被茂盛,擁有自然的進站道路,電建集團可以節省道路修建費用,增加自身的效益。但是B電站北側擁有兩戶農宅,如果在B處建設變電站則必須對這兩戶農宅進行拆除,在不考慮其他額外成本支出的情況下,拆除賠償費用預估為三十五萬元左右,除此之外,B站外圍還有大量的莊稼,還要建設大面積的防護措施。因此針對以上兩個建設項目,如果電建集團僅僅是進行施工費用的考慮,就可能會造成施工經費不足的情況,延緩施工進度,最終降低整個項目建設的利潤獲取。所以在進行實際電建設備建設時,電建部門不應當僅僅是對施工成本進行考慮,也應當對施工完成后企業所能夠獲得的效益進行核算,在實現高質量電建項目施工的同時提升整個企業的利潤。
綜合前文所述,在作出電力項目選址和成本決策后,就要針對電力項目設計階段進行控制,結合大量的數據分析表明,電力項目控制工程的重點多為工藝設計階段,對設計階段進行合理控制不僅可以為電建集團節約大量的工程成本,為企業贏得更多的施工效益,同時還可以對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控制,保證電建項目的使用年限。而且電建企業在進行電力項目施工時,也應當針對電力項目的后期檢測進行方案制定,避免出現電力項目使用中的多次檢修現象。
例如,電建集團在施工時要盡可能選擇一些新材料和智能化設備,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在上述兩個電建項目施工前期,電建集團已經根據施工環境以及發包商所提出的施工要求進行了施工決策的制定,因此在后期建設過程中就必須嚴格按照決策階段的項目成本與利潤規劃進行設計。比如可以采用先建設主變電機房,后進行技術維護的順序進行電力項目建設。電建集團也應該根據當地的地形情況和實際計劃進行設備的選擇,從而做到最大程度上提升設備的運用能力。選擇合適的設備不僅能夠完成應有的電建項目建設需求,還能夠盡力削減生產成本,在減少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提升盈利空間。此外利用三維建模技術先對變電站的高度、窗口配備以及周圍防護隔離措施進行模型渲染,然后再利用當下比較流行的3D打印技術構建設計模型。當模型構筑完畢后,還需要技術人員對該模型進行一定的修改,并在此基礎上讓施工工人按照該比例進行建設即可。通過這種技術設計,可以減少電建集團施工中出現不必要的施工故障,保證了企業的施工效益。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實際的建設情況靈活的對部分結構進行調整,如有工程師指出,如果可對機房內的跨度進行優化,便可以節約近100萬的建設成本。同時,該變電站還采用了國際上非常先進的微機保護系統,雖然該系統的成本價較高,但是經過數學模型推算后得出,在變電站投入使用五年后可以為投資方節約近2237萬的檢修成本。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強化設計階段的建設成本與利潤控制,電建企業還需要引入了目前較為流行的限額設計技術,在該技術下,設計人員可以結合當前的設計信息隨時進行報價計算,從而使得整個變電站設計工作趨于一體化,大幅降低了設計過程中不算賬、設計完成見分曉的現象。同時,在建設變電站時還要考慮主變容量對變電站壽命的影響以及變電站周圍防護設施的建設情況,基于此,該投資設計公司采用了全局化設計控制系統,除了對預估的電站設計成本進行分析之外,還對變電站建成10年后的情況進行了建模分析,并結合建模數據對當前的設計工作進行完善。在進行實際建設過程中,電建集團也應該與相關行政部門達到無障礙溝通,積極利用溝通解決行政問題,防止因行政問題解決拖延而造成額外的行政支出,從而拖延電建項目繼續計劃,進而影響項目正常建設。電建集團在面臨實際的建設困難時,可以在于投資方協調的情況下將電建項目進行分割式承包給其他電建集團,從而做到合理分散電建風險,在實際風險分散中,每一個電建集團所面臨的建設風險均較小,也就變向提升了各個電建集團的風險承擔能力,側面提升建設安全程度,防止可能出現的電建風險出現,從而提升盈利可能性。
之所以要對電力建設項目進行重點控制,主要原因在于該項目不同于其他的工程項目,具有建設難度大、資金投入高等特點,如果承包方不能夠在建設前進行工程造價的預算與決策,最終就可能會影響企業效益的獲取。鑒于此,一定要對電力建設項目中的決策和設計階段進行精確和科學的控制,在保障電力設計項目質量的同時盡可能的為企業節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