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12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數字法院的勇敢新世界——人工智能法官、聊天軟件宣判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在新發布的一份政策文件中說,中國開始鼓勵數字化,利用網絡空間和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簡化法院辦案流程。其所采取的努力包括在微信平臺上開辦“移動微法院”,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在線開展訴訟活動已經超過300萬件。
2017年,杭州互聯網法院成立,成為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有關部門向記者展示了杭州互聯網法院的運作方式,訴訟當事人可以通過視頻進入網絡在線入口,人工智能法官會提示他們陳述其案情。
在預審會議上,坐在國徽下的黑袍虛擬法官問道:“被告對于原告提交的司法區塊鏈證據有無不同意見?”
一名真人被告回答說:“沒有不同意見。”
杭州互聯網法院審理的案件包括網絡貿易糾紛、知識產權案件和電子商務產品責任訴訟等。
司法機關的官員們說,將這些簡單的功能交于虛擬法官之手有助于減輕法官們的沉重負荷,后者會監督整個審理過程,并為每個案件做出重大裁決。
數字化的努力部分是要幫助法院能夠跟上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帶來的大量新增案件的需求。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8.5億人。
杭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倪德鋒說:“以更快的速度結案也是一種正義,因為遲來的正義非正義。”▲
(王曉雄譯)
環球時報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