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華
在距離地球約40萬千米的月球背面,“嫦娥四號”探測器靜立于荒蕪、寂寥的月夜。然而,其搭載的微型生態圈中,生命正在悄然孕育萌發。
直徑約173毫米、高約200毫米的近似圓柱形載荷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所負使命的最大看點之一。在這個狹小局促的空間里,聚集了來自地球的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這六種生物樣本,它們最初均以種子、卵等生命形態被裝載其間,構成了一個含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態系統。
月面惡劣的環境是生命的禁區,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30攝氏度,夜晚溫度極速下降,最低達到零下180攝氏度。為了給載荷內的生物營造一個適宜生存的環境,科學家給載荷罐體裝置了“空調系統”、光導管和水倉室。
在人類智慧的精心設計之下,地球上的生命開始在一片荒涼孤寂的月面發育成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完美著陸月球背面當天,這個微型生物圈系統就開始運作,通過鵲橋中繼衛星,地面控制中心發出放水指令,月面的生命旅程開始了。12天后,記錄生物樣本生長發育狀態的相機就捕捉到了可喜的變化:棉花種子已經長出嫩芽,成為人類在那個天地間培育出的第一抹“綠色”。雖然從相機拍攝回傳地面的圖片來看,嫩芽是那樣弱小,但是它是地球生命“遠征”約40萬千米,克服低重力、強輻射、高溫差等月面極端條件,第一次萌發。